第一百三十二章 找矿团伙(2 / 2)
过路拉货的车辆,健康的老人孩子可以搭,女人可以搭,就是不能搭身强力壮的人。这一路上的行规,苕货已经清楚了。
而交通局的人,找司机问营运证时,司机支支唔唔地说:“在在在,我找找。”司机回头望向何姐,何姐此时好像也有点慌,而司机假装翻包拖延时间,几个中年男人在想办法低声商量。此时,苕货明白,这就是一辆没有运营资格的车辆。为了自己顺利赶路,他不得不出面了。
此时他对司机与何姐都挤了挤眼,让司机开了车门,对何姐作了一个下车的摆头动作,何姐下来了。
苕货身上还有两包好烟,本来是出门准备给拉煤车开路的,没用上。此时,他正好用上了。对付交通局的人,他知道套路。
他一下车,看到何姐跟在他身后,他就大声对交通局的人说到:“我们不是营运的,我们是一个公司内部的车,集体到安康去,要什么营运证呢?”
对方正在迟疑时,苕货的两包烟已经塞进了对方的怀里了。
对方此时假装问到:“你啥单位,啥公司,这车辆不是开的行车证,不是说是私人的车吗?”
“咱们是私人开的公司,车子登记在私人名下,这也很正常嘛,你几时看到我们这车在路上拉客的?我们也没进客运站嘛,对不对?我们公司员工集体出来,不该要办营运证吧?对不对?”
随即,苕货回头,给何姐递了个眼色,何姐是何等聪明的人,她已经将几张钱卷在一张餐巾纸内,塞给了这位工作人员。
那位工作人员接到钱后,好像明白过来:“对对对,公司自用车,不办客运证的。”
随即,那位工作人员回到那个闪警灯的车上,车边观望的两个另外的人,也钻进了车里,车子迎面开动,离开了中巴车,离开时,还按了一下喇叭。
回头的苕货看到了何姐感激的目光,苕货假装轻松地说到:“几个临时聘用人员,根本没有执法资格,出来搞钱的。”
“那我们不是亏了?”何姐问到。
“人不真,真人虽然下班了,但他如果真要处罚,只需要打个电话,真有执法资格的,十分钟就会到。毕竟,那车,那警灯是真的。这些人,出来就是打秋风,必须要找到好处,才会离开。他们穿的衣服上,都没有号,也没戴大檐帽,以为我看不出来?”
“小兄弟,你是干什么的?”何姐凑近了问苕货。
“道上混过几年,啥都干过,只要挣钱。”说大话有一种气场,此时不能虚。
“看得出来,姐这次出来做生意,几个平时吹牛的人都靠不住,关键时刻还是你这小兄弟解围。我看,要做生意,不如你跟我合伙,怎么样?”
这个中年妇女虽然年纪是大了些,但风韵犹存,香水味也还高雅,苕货好久没机会碰女人了,自己也有几天没洗澡,身上有味,自己都不自然。但这样一个好像有身份有钱的女人靠近自己,还是觉得比较高兴的。
人是环境的产物,要说在容城,就是年轻活泼的燕子,苕货也没真喜欢过,只是拿她当一个招牌,说明自己有马子跟,是个面子问题。
但自从落难跑路以来,莫说女人,就是老货刘师傅,都有一种鄙视自己的状态,让人很不舒服。这个女人好像很有钱,还算是一个集团的头目,这样看得起自己,总比那个武汉不讲义气的任老板强吧。
“何姐,你们究竟是做什么生意的?”
“正规生意,发大财的那种。就问你有没得胆子,跟着姐闯?”
对方有一种挑衅的目光,苕货看着她,虽然有鱼尾纹了,但皮肤还算光滑。这是一个保养得很好的女人,估计有钱跑不了,况且,我打得过她,包括她集团里那伙里任何中老年人,这就是优势。老子除了怕公安,还怕哪个?
“那你得说清楚,要不然,我有正经生意要办。”谈判时,越装,得到的利越大,这是苕货跟庆伢学的。
“一句话说不清楚,明天到了安康,要歇一天,我再跟你细说。简单说吧,我们集团的生意,就像是挖矿。”
她说到这里时,那边的司机过来了,好像要问何姐走不走,何姐中断的谈话。从包里拿出两百块钱,塞给了苕货。苕货不太理解:“这是什么?”
“你发了两包烟,我的原则,不让帮忙的人吃亏。”
随即,向车子走去,两人就上了车。
上车之后,苕货还是坐他原来的位置。那毕竟是两个人的位置,坐得宽敞。谁知道,那位何姐,在她自己位置上,对身边的中年男人说了几句什么话,接过一个什么宣传册的东西,拿着,在摇摇晃晃的山路上,挤到了苕货身边。
此时天已经昏暗,但苕货还是能够看见她示意的目光,苕货向里移动了一下,何姐就在他身边坐了下来。将手上的一个册子递给了廖苕货,并且给了他一个小手电。
居然还有小手电这种装备,这是苕货没有想到的。
苕货不理解地望了望身边的何姐。何姐对他说到:“看看?”
在手电晃动的光中,苕货看到了这个宣传册。一共有十几页的样子,封面很光滑大气的,做得像一本书。题目:民族资产解冻及分配流程。
“公司核心机密,你看了,加入不加入,随你自己,但最好答应姐,不要在外面跟别人乱说。你今天帮了我们的忙,姐觉得你是个人才,又讲义气,又有本事,又长得这么帅,不让你发财,可惜了。”
说完这段话,何姐离开位置,重新回到了他的地方。
虽然车子很晃,但这个册子的字都很大,苕货看得清楚。
翻开册子,就看到有一个好像复印的红头文件。大意是,两边合作,解决过去在大陆遗存的金银财产。按大陆入股人与湾湾原有继承人一边一半的方式分红。因为两边合作,是大趋势,都是一个民族,应该合解共享的共同财富。
后面,好像摘录了许多领导人的讲话内容。这些名字,好像只有在新闻联播里听到过,都是大人物。
最后,就是各个分点负责人的名单,以及持股比例划分之类。
其中有一页的内容上,被阅读者划了一个红圈的,是一个姓何的女人的名字:何朝霞。
原来,有一种隐藏的财富,在湾军兵败前,因为来不及带走,被当时的湾军埋藏在大陆的几个点。目前,这几个点要挖掘出来,让两岸共享。但挖它,需要工程机械投资,大陆这边的投资人,就是这一半财富的受益者。
这种利用几十年前内战的混乱,来制造骗局的把戏,对中老年人,特别具备吸引力。过去财富的传说,入股分红的比例,传统金银的诱惑,两岸交流的大势,都凑成了老人们理解并且喜欢的模式。
人们相信一个东西,不需要你有过多的考证,只要有两点,你做到了,就成功了一半。第一点,你得说出让他们理解的话来。比如,你说一个宝物是春秋时期某个历史事件的见证,老人们也许并不重视它。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那个历史事件。
但是,你换一种说法,你说这是慈禧太后的痰盂,他就觉得,这肯定是个宝了。老佛爷用过的东西,肯定都是宝贝嘛。
第二点,你得说出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来。今天的老人们,活在自己难以理解的年代。时代变化太快,财富是如何增长的,他们根本理解不了。他们能够理解的,就一句话:人无横财不富。凡是当大老板的,除了有运气,发过横财以外,没其它可以解释的理由。
而一个横财就摆在你面前,是解释得明白的道理,你愿意相信它,你就上当了。
苕货本人,当然不可能完全相信。因为,这个团伙,至今没骗到一个年轻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