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悄悄回报(1 / 2)

加入书签

小蒋与小樊,寻找的一套二手房,经过武杰的砍价,用二十六万的全款,拿了下来。

那是一个老式小区,是容城最早的商品房,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修成的,距今已经超过二十几年房龄了。但是,它有个好处,算得是个学区房,因为,容城当地一所正规的公立小学就在距离房子几百米远的地方。

其实在城里买房,是他们早就有的梦想。把户口转到城市里来,让自己未来的下一代,享受城里人一样的教育与生活,是他们可以想象的最高追求。

冬子并不知道,一个农村人要转为容城户口,该有多难。但燕子知道,她在跟冬子结婚前,户口一直是农村的。而她转为城市户口,其实是因为结婚,那户口本上迁移的原因栏上,注明了两个字:“投靠”。

但对于小蒋与小樊这种人,两个都是农村的,而且还不在本地,属于异地迁入,那是很困难顺利地转入容城的。

好在,这个时代,因为房地产的开发,城镇化的加快,突然冒出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搭上这个早班车。

当一个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红火时,就出现大量的住房流转现象,为让这种兴旺加速并且持续下去,政策上,总希望有大量外来人口加入,这样,就给外地人进城入户,开了绿灯。

当然,农民也有进城的愿望。其主要原因,莫过于,城市里的公共产品。比如就业、医疗、教育等等。总之,这是一个资金人口与产业生活的正反馈循环,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

当然,这反映在最新的婚姻市场上,就是,一个男人,如果在城里,哪怕在乡镇街上,如果没有房子,是很难说得上媳妇的。

这里面,还有一个燕子的无心之举,帮了他们一个大忙。去年,一开始,当冬子刚开始搞卤鸭子时,就来了四个骨干员工,小樊小蒋是最先来的,后来的小熊与小向加上许玫,就是五个了。

他们刚来时,收入并不高,大概拿到手,也没有一万块钱。但是,冬子刚开始搞生意,就不走寻常路。不是像过去那样,只做一个个体户。他一开始就登记为企业,并且建立了正规的账户。并且,这几个员工,包括他们自己,都按时交社保与个税。

本来交社保这事,燕子与冬子自己早就想到的。公司出的部分,当然由公司来交。但私人要交的部分,冬子却悄悄地变成,也是公司交。其实,工资表及公司报表,都是冬子教燕子做的。所以,员工们,不知道,自己居然没出钱,还交了社保。他们只觉得,一个月拿到手的大几千元钱,一切就足够了。

其实,那时候,以小樊为例,每月八千元拿到手,而冬子与燕子帮她交的社保及个税,起码又得要三四千元,所以,用工成本还是很高的。

用工成本如此之高,本身并不是什么利润率高的原因。毕竟,哪个做生意的,都是想越赚得多越好。但是,冬子想到的是,自己在广东佛山那公司的待遇,在他看来,那才是正规公司的搞法。

他的社保及个税,从那个时候起,就有账户了,只不过,现在已经转到容城来而已。这是城里人与农村人最大的区别,退休后的待遇,全部与这个社保有关。

他们帮员工悄悄地交了社保,只是借用了员工的身份证而已。直到一年多过后,小樊说起买房子的事,燕子才给她说了实话。

“哎,燕子,我要是在容城有个税有社保,只需要一年以上,就可以买二手房入户了。算了,现在交还来得及,明年我就可以买二手房了。这里的新房太贵,现在买,买不起。”

当然,他们买房是为了居住与落户口,花至少四五十万买一个小的新房,那不仅是实力不够,而且也不能及时落户。因为购房入户,得排队,恐怕还得要等上一年。

按此时容城的政策,如果你在容城有连续一年的社保记录,你就有资格买容城的房子了。有了房子,就客观上具备了落户容城的资格。但是,这个资格还是要分积分的,如果你收入高,比如月收入到了一万以上,在容城,就算是优质劳动力和人才了,你交的个税记录,可以让你马上到达落户积分标准。当然,这个时间,也得要持续一年以上。

“莫慌,我跟冬哥,已经帮你和小蒋,交了一年多的社保和个税了。如果按一万的标准算,从你们第一个月拿工资起,就已经超过了。”

“啥?啥意思?我当时也没拿一万啊?”小樊不太敢相信。

结果,燕子就把账本拿了出来。小樊这才理解,所谓正规的月收入与拿到手的钱,有一个很大的差额。而那差额里,有一部分是公司要交的,有一部分是自己要交的,但是,这些,都被冬子与燕子,悄悄地交了。

“燕子,我们关系这么好,你怎么这样做?不告诉我?”

“其实,这也是冬哥的意思。”

燕子悄悄跟小樊说了当时的原因。本来,请小樊过来帮忙,他们内心就存有一个想法:报恩。当年,要不是小樊,在燕子最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就没有冬子与燕子的重逢,更没有今天。

但是,当时别说小樊与小蒋了,就是燕子,也没有交社保的概念。冬子经历过,当然就想到了。以这种方式,悄悄地给他们交,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变相增加他们的收入。第二个好处,是燕子想到的。当时生意那么好,肯定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员工进来。如果一开始,把大家的起薪定得太高,今后进来的员工一攀比,就不好拢人心了。

如果按账面的收入,最开始小樊与小蒋的收入,总计可以算作一万多了。那么,后面进来的,哪怕是小工,你的账面工资,也得要达到五六千元吧?而自己的生意能够做多大,最后的利润率有多高,当时两人还没谱。所以,把最开始大家知道的底薪定低一些,为后来的发展保留余地,是应该的。

所以,没告诉他们这些,只是借用了他们的身份证,所是公司办企业手续需要。其实,就是燕子帮他们办了社保的手续。当然,既然员工的账面收入这么高,而冬子注册企业时,在税务登记时,又搞的是查账征收,所以,不得不给个人所得税,这是必须的。当时的个税起征点是三千五,每个人都超过了。

这最早的五名骨干员工的钱,都是冬子与燕子,自己悄悄拿出来垫上的。

把一切说出来后,小樊突然感动了。“燕子,你对我好,我晓得。但是,你们做了好事,不让我们知道,把我当外人吗?”

“不是的,你跟小蒋还没结婚,有些事,我给你说了,等于给小蒋说了,小蒋知道了,等于其他人也知道了。那我们暂时保密的做法,不就没意义了吗?所以,你也别考虑那么多了,现在,公司已经上路了,规模也上来了。我们下一步,还得将所有员工,都注册上社保号,给他们正规地交。当然,该他们自己交的部分,也得自己交了。要不然,公司就不正规了。对不对?”

现在公司已经有几十个人的规模了,靠个人感情来维系公司的管理,显然是不正确的。

办家族企业的人,有时是很麻烦的。比如亲戚多了,都想到公司里来,还要更高的薪酬,更好的职位,更多的权力,这些都对公司的管理带来冲击。最后,这里有可能成为一个分钱的平台,而失去了挣钱的功能。许多家族企业,就是这样失败的。许多兄弟的反目,就是因为利益。

而小樊知道这个消息后,才明白,冬子与燕子,帮了自己多大个忙。她跟小蒋,一无所有。来到这里,只是想多些收入。他们虽然已经住在一起了,但却没有正式结婚。他们想多熬几年,能够在容城买房成家,让自己的下一代,从出生之日起,就是一名城里人。

现在,这一切,都突然来到面前,人生的转折真的有那么快吗?

而他们虽然具备了入户的条件,但买房,却也是一个大问题。这条商业街背后的新房,是他们买不起的。当然,如果硬要买,贷款按揭,也不是不行。但是,他们有些怕。不是怕冬子燕子的生意垮了,他们还不上。主要是怕,在家的两个家庭的父母一家人。他们还得要预备出,他们年纪大了,生病看病的钱,还得要预备出,今后孩子出生后,抚养教育的钱。

每一项任务都不轻松。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不能倒下,也不能把事情做满。因为,他们背后,没有帮他们支撑。

既然不敢按揭贷款,那就是全款了。当然,他们具备的社保及个税条件,哪怕买个二手房,也是可以落户的。但是,这种二手房,在哪里去找呢?

全靠容城的房地产开发已经启动,二手房交易市场也随之启动了。许多本地人,有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原来自己的房子小了或者破了,想换更好的地方住。比如这个街区后面,面对着东山公园,崭新的设计,热闹的购物环境,一切都那么兴旺与现代,当然是比较有钱的容城老住户的追求。

就有这么一家,想卖出原来小区的老破小,就凑齐了新房的首付。他们开价三十万,但在武杰与许玫的帮助下,只用了二十六万,就拿下了。

本来,小樊与小蒋,两人也存足了三十万块钱了。勉强可以拿出全款来。但是,许玫认为,如果能够便宜一点,留出一点简单装修或者家具的钱,岂不是更好?所以,让武杰没事就打听,武杰还真找到这么一户人家。

当然,这家人,其实是武杰的同事。电力公司的人有钱,他们想换房,对价格不是很敏感。所以,就同意了。

这次,武杰作为一名容城通,利用各种关系及他油滑的社会经验,不仅帮小樊两人,办好了房产证。甚至,连他们的户口迁移手续,也是武杰找熟人办下来的。

一切手续完毕,在武杰亲自开车找人的助推下,只用了半个月,就搞定了。

老的住户,搬走时,连队家具都没要,老电器之类的,也给剩下了,当然,这里面有武杰请人家吃饭的原因。反正,作为一个电力公司的双职工,他们换的新房,肯定一切都是新的,不可能还用多年前的东西。

这个房子很小,只有五十来个平方,两室一厅。当年刚修好,作为容城第一批商品房,还算是高档的。是他父母给他们的婚房。所以,按五千每平米的价格,就这样出手了。而冬子他们背后的新房子,得要一万以上,才买得下来。

当小樊与小蒋来到这所房子时,小樊居然流泪了。

“你哭什么?这是好事,我们有个家了。”小蒋其实内心也是很激动的,他们在法律上,已经是夫妻了。他们刚刚在前几天,办户口之后,已经到民政局,办理了结婚证。

“我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