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重启谈判(1 / 2)

加入书签

政和六年二月初二开始的宋辽谈判,在赵桓明确的拒绝了辽国的缔结‘姻亲之盟’的条件后,一度陷入到了停止的状态之中。

辽国使团中,代表辽国公主的‘贴身女官’,甚至被气得直接返回了辽国。

不过,在二月底,辽国女使刚刚返回辽国后不久,辽国国主耶律延禧,就又派了一个内侍,在一小队宫分军的护卫下,再次出现在了宋辽边境。

鹰月寨知寨秦明,在边境上接到辽国使臣后,一路护送着,离开了鹰月寨,交给了下一个接伴使,然后才又返回了鹰月寨。

在宋国接伴使一程接一程的护送下,三月初五,馆伴使杨学士,在黄河边上,接上辽国使节后,只用了两天,便过了黄河,进了东京城,直接便将辽国使节,送进了都亭驿,跟耶律谙达光他们碰了面。

三月初八,辽国使节进了都亭驿后的第二天,耶律谙达光便通过都亭驿驿丞,向大宋提出了重启谈判的请求。

初九,宋辽两国谈判再次重启。

这一次,辽国并没有再提出与大宋缔结‘姻亲之盟’了,取而代之的,是直截了当的拿出了一份希望能够从宋国获得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的谈判文件。

就跟之前赵桓从苏檀儿那了解到的辽人希望能够从大宋得到的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的内容,几乎相同,辽人的谈判文件的第一条上面,就写着,将岁币从现在的五十万,提高到每年一百二十万,整整提高了七十万。

后面的各项条款,也都大差不差,大致包括让大宋开放边界,设立榷市,允许宋辽两国商人在榷市上进行商业买卖等等。

同时还有让大宋每年向辽国输送钢铁、食盐、粮食等物资的条款。

直接跟军事有关的,只有一条,就是在宋辽两国的边境线上,对等撤军,双方各自后撤至少一百里,建立起一条纵深两百里的缓冲区。

通过这个缓冲区,双方驻扎在边境线上的军队,可以脱离实际接触,减少摩擦对峙的风险,同时,也能减轻双方在边境线上的压力,从而至少能够从边境线上,抽调出十万以上的机动兵力出来。

这一条,对于宋国和契丹来说,应该都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吧?契丹人最想跟大宋达成的,可能也是这一条了。

只要这一条谈成,契丹就能够从南京道抽调十万精锐,参与到镇压女真叛乱的战斗中去,从而可以极大的缓解契丹对女真人节节败退的尴尬局面。

而宋国同样也可以将兵力从与契丹人的对峙中抽调出来,加强在其他方向上的兵力!

从苏檀儿那里,了解到契丹人的谈判条件中,有这么一条时,赵桓就已经深思熟虑了很久,还跟沈与求、陆宰他们也商量了好几次,都觉得这一条,应该是可以答应契丹人的。

不过,谈判嘛,总得为自己这一方,争取到最有利的结果才行!

对等撤军,是辽人先提出来的,可见,辽人对达成这一条,是抱有急切的愿望的,急切的想要达成这一点,以便能够尽快从南京道抽调兵力,前去镇压女真人的‘叛乱’。

而大宋呢,抽调宋辽边境线上的一部分兵力出来,的确是能够增强其他方向上的兵力部署,甚至在某些方向上,还能够改变现有的对峙情况,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