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意料之外(1 / 2)

加入书签

有说江智远越级上折子哭穷,将原本就没有这么厉害的灾情夸大,可心可诛;

有的说若真如江智远所述辖下受灾严重,说明他治县无方当重重查办。

倒有一两个觉得江智远为民着想,为民请愿值得嘉奖。

朝堂之上,众说纷纭,皇帝看着他们争辩得热闹非凡也不阻止。

表面看什么情况都没有。

事实上,他在生气。

很是生气。

同样是暴雨浸蚀,同样是宜安州府所辖之地,为何单单只有一个宜昌县才受灾如严重。

其他的州县都是没有人。

甚至只听人说有暴雨,托皇上的福,民众安居乐业并无影响,真要说影响的话,就是有些人暴雨之后上街摸鱼。

当时看到这样的折子他心里还乐了一下:只有下河摸鱼的道理,哪有上街摸鱼。

内侍解释说暴雨之后,河水上涨,鱼儿跟着水游到了街上,洪水退却之后却没来得及退下,所以就是街上摸鱼了。

这倒是丰收的景象。

当下也就将这样的折子放在了一边并未再理会。

如今看来,所谓的洪水上涨不仅仅将鱼游到了街上,更是将房到也冲毁了。

宜昌县沿河两岸的房子都被冲垮了,来不及跑的人或死或失踪。

所谓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几乎也就是能死来论断了。

真正是岂有此理,姓赵的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谎报灾情,这才是真正的其心可诛。

还有那些县郡,官员都是瞎的,同流合污,装聋作哑,不管百姓死活,只管自己虚假的功绩。

可恶,真正是可恶至极。

“来人,传旨:宜昌县受灾严重,着令减去赋税三年;知县江智远在这三年之中不得有任何升迁,务必安抚民众,抓紧生产,以让灾民尽快恢复原貌……”就在朝臣议论纷纷之时,皇上站在金銮殿上下了这样一道圣旨。

减赋税三年,似乎是捞了很大的一笔好处。

三年不让升迁,哈哈,这个蠢蛋江智远终是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对啊,怎么只有宜昌县减免,整个宜安州府都是受了灾的。

要减就得多减,这样才能体现皇恩浩荡。

“朕还没有年老眼花,这折子上可是写了暴雨并未造成什么伤害,相反民众们以上街捉鱼为乐。”皇帝将一本折子重重的摔在了大殿上:“是你们欺君瞒上,还是朕看走了眼?”

“臣等不敢!”提出这个建议的大臣恨不能将头缩进裤裆,该死的,他怎么忘记了之前姓赵的上的折子是说没有受灾啊!

“退朝!”就在那大臣骂了赵知府骂江智远,还不知道皇上怎么落自己时,内侍尖叫着退朝的声音振救了他。

这一下,众人都明白过来了,皇上是真的生气了。

而赵知府说没有受灾完全就是假,为了是显示他治下的平安稳定吧。

哪知道,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江智远直接将他给卖了。

皇上不仅没有治他的罪,还出人意料的给他减了赋税。

三年啊,所得收益将不少,真正是亮瞎了所有人的眼,让人羡慕嫉妒恨!

有这三年的缓和期,受再大的灾也能活过来。

绩效自然也会大幅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江智远这号小人物在皇上那儿挂了号,时不时的会被人想起。

这一点其实没人知道,皇上还真的想起了江智远这号人物。

当年的新科状元啊,稀里糊涂的就去了那么一个知县当芝麻官。

“皇上,奴才听闻江状元是前任宜安州府江知府之子,祖籍正是宜昌县府,或许是为了报答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所以才回去当了知县。”内侍十分讨好的说道:“您看他是土生土长的宜昌县人,乡亲受灾感同深受,不仅能做好善后工作,更是敢冒大不讳之精神直接上书皇上替灾民请愿,此子为乡亲所做之事可尊可叹。”

皇帝点了点头。

“此子倒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自此,皇帝将江智远记在了心上:“以后每年让他给朕亲自上折子说说宜昌县的展情况。”

江智远接到圣旨的时候带着一班衙役重重的嗑了三个响头。

“谢主龙恩!”心里却是狂喜不已,皇上不仅没有怪他,真正给免了赋税不说,还免了三年。

三年之中的展一五一十的向他汇报。

这简直太让人惊喜了!

皇上是一个明君啊!

马如月见他从县衙回到后衙都还处在激动之中,实在没忍住沷了一盆冷水。

“我说江大人,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附。”马如月道:“你越级上折子给皇上的事已经得罪了赵知府,这是其一;其二,整个宜安州府都受了灾,唯有减免了你的宜昌县,你已然成为众知县的眼中钉,嫉妒;其三,皇上既然减免了你的赋税,你要是做不出个成绩来,三年之后就是秋后算帐,让你哭都找不到地儿去。”

“如月,你也小看我了吧。”江智远对此却是有着机大的信心,这都是马如月前期给予开解的原因:“百姓不用交赋税,安安心心的展生产,自然就能将事情做到事半功倍。而我江智远为民请愿,也得了民心,展什么事应该能得到响应。接下来的三年,才是我大放异彩的时机。”

行啊,挺有远见的。

“那就祝你好运。”马如月淡淡一笑。

不管怎么样,这一次上折子也是一次试金石,试出了皇帝并不是那昏庸的主。

孰是孰非,站在庙堂之上都能分清也实属不易了。

得了皇上要亲自检查成效的命令,江智远变成了拼命三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