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娇俏小媳妇 第44节(2 / 2)

加入书签

看着前面招待顾客的严温玉,柔柔的声音,那纤细的胳膊戳在自己胳膊上的触感和嘴上的口红,脸更加烫了。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自从考上播音主持人证之后,严温玉便在电视台签了一份长期合同,同事刘梅自然高兴不已。

“晚上一起吃饭吧。”刘梅说道,并继续说,“你不会又要等老公吧。”

自从上次在电影院碰见严温玉和季晨之后,每次下班严温玉都不见她人影,大多时候还能看到季晨来接她,开着车偶尔还能捎上自己。

严温玉拒绝说着:“还要去店里。”

季晨开了瓜子店之后,试营业了几天,便安装了门牌称为:“傻瓜瓜子店。”

店名好记而且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在火车站对面人流量旺盛的地方,此时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严温玉晚上下班便会坐公车直接去店里,帮忙招待客户,晚上是最忙的阶段,火车站里面的人没事了便会在店里买点瓜子。

开业虽然没多久,但每天营业额相当丰厚,季晨忙的也很充实。

严温玉和刘梅一起走向门口,便要朝着公车方向走去,刘梅看着停在门口熟悉的车子,是表哥张沛霖的车。

他的眼睛是直直看着严温玉的,刘梅想了想便喊住严温玉说着:“一起走吧,反正我们都要去市里,正好把你捎上。”

严温玉看向车里的张沛霖,认出这是刘梅的表哥,具体的情况她是不清楚的,但因为自己着急去店里,便点头答应。

好几次都坐他的车,只是说过几句话,没有交流过太多次,此时看到张沛霖觉得相当亲切,他的眼睛与刘梅有些相似。

“你会英语?”张沛霖看了下后视镜问道。

他听刘梅说过,严温玉会英语,之前在电视台看到一个英文报告,亲自做了翻译,包括一些国外的电影,严温玉也能说出大概的剧情。

这令他对严温玉很感兴趣,在小县城里会英语的少之又少。

严温玉在大学时候偶尔还会做兼职,给国外朋友做导游,英语虽然没有那么流畅,但基本的对话都是没有问题的,六级英语考试也通过了。

此时听到张沛霖这样问,便点头应声:“会一点,不是很懂。”

“什么啊,上次明明知道的那么多。”刘梅在旁边说话了,她看着自己表哥又说,“你是不是又在打什么注意,这可是已婚妇女啊。”

自己表哥自从公派留学回来后,便把工作辞了,一直吵着要单干一番事业,这都好几个月了,什么也没做成,这会脑子里指定又在打着什么坏主意了。

张沛霖看了下自己表妹一眼,便笑了一声说:“不相信我?”

“谁知道你,天天不知道在想什么。”刘梅跟表哥打小一起长大,从上次捎上严温玉之后便知道了自己表哥内心的想法,绝对在打歪主意。

严温玉看着前面开着车的张沛霖,又看看刘梅,觉得他俩在打什么哑谜,但到底是没什么兴趣,只是看着前面的火车站,一眼就看到街边的季晨正坐在小马扎上,手里端着饭盒。

旁边是朱婶带着几个孩子在玩耍,她最近也很忙,早出晚归,自从孩子们跟着姐姐之后,也好久没看到她们了。

张沛霖把车停在路边,几个人一起下车。

季晨正吃着饭,朱婶看到那几个人戳戳他,示意他看去。

严温玉拿着包,笑着介绍同事。

“我俩早就认识了,不过我表哥你还不认识吧。”刘梅说着便对自己表哥和季晨单独做着介绍。

季晨了然,握了握手。

张沛霖也回握了手,手劲大了一些。

此时来了几位顾客,季晨放下手里的饭盒说着你们随意,便走向店内招呼着那些顾客张沛霖看向季晨,又看看几个孩子,几个孩子现在已经改口叫小姨了,没人再叫妈妈了。

“这不是你的孩子?”张沛霖问道,这事他不知道,以为就是严温玉的孩子,甚至还觉得她年龄不大就有这么多孩子觉得可惜。

严温玉点头:“不是,我姐姐家的。”

“那你是没孩子?”张沛霖又问,问完觉得不妥。

自己表妹刘梅戳了他一下,提醒他别太过。

严温玉觉得没什么,实话实说:“没有。”说完眼睛瞄向店内,季晨还在招待客户,陆续又来了好几个人。

“这样啊,那就好说了,我想办补习班。”张沛霖直说着自己的想法。

“表哥,你这是又在唱哪一出。”刘梅惊呼,没想到自己表哥说一出就是一出。

严温玉正看向店内,被着音量大一些的声音唤回,看向怀里的几个孩子,说着去外面玩吧,便招呼着几个人坐在店门口一边角落里。

朱婶给他们把茶水端过来,便也跟着孩子们一起去了远处。

几个人坐在街边安静地,张沛霖这才出声:“就是吧,我这不是回国好几个月了么,一直在考察项目,咱们县里办厂子都很火热,市里的人要么都在钢铁厂上班,要么是下海的,要么是开服装店,要么就是别的店。”

是了现在季晨开着这个炒货店,便也是下海的一种形式。

严温玉点头,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我就想,现在重视教育,尤其是出国的越来越多,咱们又挨着市中心,以后的机会会更大,政策也会放宽很多,现在趁着这个机会,还不如好好谋划一下。”张沛霖考察这个项目很久了,现在他也已经邀请了几位合伙人。

比如他也看好自己表妹,还有县里其他出国回来的人,正在一起谋划着开办英语补习班。

严温玉听闻便知道了他的意思,现在出国确实很热。

而且在新世纪那些九十年代出国留学的人,在国外几年再回来的人都会做很大的生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