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1 / 2)

加入书签

今日就是助弟妹报仇之日。

妻子仍在养身,他没去惊扰。略用了几口早点,提振精神,他便早早来至西院二门等待。

阿珏和弟妹也出来得很快。

弟妹的神色还算轻松,反而是阿珏愈见严肃。

“还从没在这个时辰见过弟妹。”崔瑜有心玩笑。

“是啊,早起可真不容易。”纪明遥也笑,“等今日功成,明日我便睡到日上三竿!”

“必不会耽误了弟妹补眠!”

崔瑜挥手,带两人出发。

到大门的一路,他又反复叮嘱:“阿珏,朝上你不必开口,我会尽量避免他们把话引到你们身上。弟妹也只需在宫门等待,除非实在无计可施,否则我不会让你出面。”

毕竟是状告弟妹嫡母的娘家。

“孝”字当头,即便弟妹隐于人后,她也不可避免会受些非议。

虽然弟妹不在乎。这三天里,她往来宫中和广宜公主府,亲问沈家当年邻居、学生,拜望沈父恩师同窗,毫不避人。——分明这些事,她可以全交给阿珏,以免自己太过显眼。

她不怕让世人知晓,是她在向嫡母娘家出手,为生母讨还公道。

但即便弟妹不在意,他做兄长的,总不能任她自己撞得头破血流。

“好姑娘,放心等着,信我就是。”上车之前,崔瑜又特别对纪明遥说,“你可千万别自己跑去殿上!”

“大哥,你也放心。”纪明遥就笑,“我看着很像冲动的人吗?”

想起弟妹当头那一跪,她那日的神情,和她近日的举动,崔瑜……摇了摇头。

宫门转瞬便至。

听着百官上朝的脚步声,纪明遥安静坐在车里,没有掀开车帘,看一看理当受到惩处的人。

沈相清和三弟便也一动不动,一同沉默等待。

后面装满证人的车内,亦然安静无声。

大明殿。

朝会初开,皇帝便直接发作。

“理国伯!”他冷声问,“昨日都察院上折,弹劾你于十八年前强夺民女、逼人远走他乡,近年又有豪奴欺压百姓、强买田地,种种乱法不轨、一折难书!可确有此事!”

理国伯浑身一抖。

他一夜没睡,求人不得,自己倒也想了许多应对之语。

此时,他强装镇定,不向“亲朋故友”多看一眼,抬步出列,拜回道:“陛下,请容臣分辨。”

扫向毫无动作的安国公、齐国侯等,皇帝命:“说。”

“陛下,那沈氏之女原是两家情愿买卖,并无逼迫。”理国伯俯首至地,“看他家只余寡母孤儿,我心中不忍,特以三千两银买下沈氏,以资他家富足生活。至于逼迫沈家远走他乡,更是无稽之谈!陛下!”

“若臣真有心逼迫,又何需以重金买人!他家真远走他乡,都察院又是如何得知此事,上折弹劾?”他抬起头,怒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崔瑜,“这必是有人对臣心存怨恨,恶意歪曲构陷于臣!!”

皇帝抬手,示意崔瑜。

崔瑜大步出列,一礼道:“陛下,此事人证物证俱在,绝非构陷,传人证上殿便知究竟!”

“人证!”理国伯冷笑道,“既是十八年前的事,焉知这人证从何而来!”

他向陛下拱手,怒问崔瑜:“按都察院所说,我对沈家是威逼强买,既他们惧我之威,为何此时又敢上京来告?我又听闻沈家之子现为游商,家资至少千两,真是我府上逼迫,又岂能容他们在京逍遥!岂非两相矛盾了!”

“当年沈氏子年幼,不敢相抗国公府邸,被迫远走;今他长为成人,尤记长姐,不甘屈辱,隐姓埋名上京来寻,可见到的竟只有长姐的牌位!”崔瑜字字心痛,“理国公府若非威逼,何需让人背井离乡躲去扬州?”

“并非你府上良心尚存,不愿取沈家人性命!”他亦拱手向陛下,“是你们虽胆大包天,却还知大周有纲纪律法,陛下在上,不敢当真逼死人命、留下把柄,又以为三千两银子能买断沈家人的良心,所以疏忽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理国伯又只向陛下叩首。

“买卖奴婢,本是各家常见之事。当日买下沈氏,亦在衙门里签过身契,合规合法!若只因臣心存不忍,出手大方了些,便断定臣违法乱纪、败坏德行,臣,虽死犹冤!”

他大声哭道:“这沈氏原是纪——”

“只论强买民女一事,理国伯勿需顾左右而言他!”崔瑜断喝!

“三千两银子,买一条人命,真是好大一笔钱,好大方的出手!”他亦向陛下俯身拜倒,“请陛下恕臣言辞不敬!”

“崔爱卿,”皇帝准许,“但讲无妨。”

“多谢陛下。”崔瑜转向理国伯。

“那沈家虽非显贵,却原是世代读书之家,沈氏祖父便为秀才,其父又于仁圣二年进学为增生,坐馆教书,颇有功德,阖家平安亲睦,却只因当家人一死,便被强权逼迫,家人流散,鸣冤无门,岂不令人心惊!”

“既三千两能强买一条命,我只算你理国公府世代贵胄,你温家的命比他沈家人的命贵十倍、贵百倍!”

“理国伯!”崔瑜指向殿外,“现将你关入大牢,再抬三十万银子过来,买你儿女一条命,给人为奴为婢、任打任骂便放你自由,否则你今生一世休想安宁、阖家性命堪忧,——你可‘自愿’卖吗!”

第84章 孩子

崔瑜的质问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尖刻如刀。

——三十万两买他儿女的一条命,为奴为婢、任打任骂,卖不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