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1 / 2)

加入书签

埃尔顿·布兰德在上半场,准确的说,是第二节疯狂的表演之后,二年级的主教练“及时”地把他按在了板凳上。

他要是在第三节接着“爆炸”,比分一拉开,比赛一失去悬念,表演赛就会立马变得乏味起来。

这毕竟不是常规赛,有主场球迷。

作为娱乐性质的篮球比赛,球迷们更想看到的是精彩的配合和胜负悬念。

下半场比赛一开始,二年级队虽然派上了主力+替补的阵容,而且比赛强度也下降了,但依然保持着领先的优势,在场上给予一年级队更多的表现机会,让这些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们获得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

一年级队果然抓住机会,无论是外线三分,还是内线配合,都打得有模有样。

到了第四节比赛,二年级已经基本都是替补球员在场上,可即便是替补球员,打一年级也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两队始终保持着10分左右的分差,一直到了比赛的最后:

一年级队113:121二年级队。

而整场比赛,因为布兰德只在第二节爆发,而二年级队的小前锋沃利·斯泽比亚克在三分线外不声不响地10投8中(运动战只投三分球),罚球5中5,砍下了29分,拿到了新秀对抗赛的“mvp”奖杯。

赛后马克也是同自己熟识的球员一一握手拥抱。

对于快船队三名“天才问题少年团”的成员的夜宵邀请,也是婉拒了——自己和女朋友的二番战可不能浪费太多时间。

因为马克的参与,当天新秀对抗赛的收视率也取得了近些年的新高,在马克作为“特别记者”采访的那一段,甚至达到了当晚8的峰值。

这让nba官方和nbc电视台对于这位超新星更是刮目相看。

要知道在体育竞技的大洲,竞技水平固然是衡量一名球员市场价值的标杆,但如果这名球员同时具备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曝光度,那么他将会有成为联盟门面的绝对潜质。

1996年选秀双星的阿伦·艾弗森和科比·布莱恩特都是这样。

只是在马克上辈子,前者拥有大批球迷和簇拥后,并没有得到nba官方和北美中层球迷群体的喜爱,只能成为“ok王朝”的背景板。

毕竟当年在1998年nba停摆时,整个联盟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也是nba历史上停摆最严重的一次。

之后以总裁大卫·斯特恩为首的管理层解决了这次危机,但随着篮球市场份额在整个北美地区被其它三大球类不断地蚕食。

斯特恩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幻,明确了争取的球迷们群体——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了北美中层球迷群体。

这个群体属于“米国梦”的主体人群,得到这个群体的认可,将会给予nba更大的平台和市场,他们更是电视付费的主力军,作为“美刀即是真理”的国度,只有有人付费看电视,nba才有继续扩充自己“体育帝国”的金钱支持。

而当年因为迈克尔·乔丹的退役,联盟中虽然有很多人顶着“乔丹接班人”的名头,被球迷们相互讨论,但真正让官方认可的唯一接班人,就是格兰特·希尔。

正是因为希尔当时最为符合北美中层球迷的胃口——儒雅高贵,谦谦有礼,奉献精神,不屈意志,加上球技高超,简直就是一名nba球员最完美的化身。

只可惜当时希尔受困于伤病,在活塞陨落,让nba高层痛失一块金字招牌。

之后只好在科比和艾弗森之间做选择,最后决定扶持“ok组合”。

所以nba的本质并不是体育竞技,而是娱乐商业,金钱至上。当然竞技能力一定是底层建筑,在此基础上,再去培养和捧自己联盟里的球员。

至于马克之后是否会成为联盟追捧的偶像,或者成为像艾弗森那样成为联盟打压的对象,此亦是后话。

翌日早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