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1 / 2)
百官面面相觑。
崔应辰扫视殿中这一众各怀鬼胎的同僚,他心知这其中大部分人都不想开战,只是碍于无人先开口,于是耐心等了一会儿,轻笑一声:“既然如此,便是大家戮力同心,都不想给裴云京归降的机会了?”
“崔大人这话问的,”廖闻歆突然朗声笑道:“叫原本想奏请的人听了,也不敢提了呀。”
“廖大人这话说的,我不问你不是也不敢说?”崔应辰斜眼看了看廖闻歆,又扫过朝中同僚的反应,还真有人蠢蠢欲动,欲随声附和,“听御史中丞这意思,还是想兵不血刃,迎温贤王回京?”
尉迟焘低斥窝囊,偏过身不想瞧晦气。
“先礼后兵,打仗总是下策,向来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发兵南征,后面再想谈和,只怕是要放朝廷的血。不如先派使臣,若是裴云京肯交还兵权,自然也不失为功德一件,”廖闻歆清咳两声,拱手道:“如今五部蠢蠢欲动,大梁内斗岂非重蹈覆辙,再一次给蛮夷趁虚而入的机会?”
“只是此前那裴云京斩了介州来谈和的使臣,”百官之中,不知谁补了一句:“足可见此人也是弑杀之人呐!”
“这还不是因着那位护军大人的军令状,说来裴将军也是被那李令驰逼到绝路才举兵反叛的吧?天下分久必合,四海之内的有志之士也可以说是狼子野心,真要这么论,朝中谁心里不打如意算盘?”度支尚书温孤翎看向谢远山,一个罪臣旁支,一个手握大梁皇族,显然是裴云京的胜算更高,“我认同廖大人之见,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不如广纳贤才,若能多招揽一个将帅之才替咱们北伐,也好过咱们自己人内斗,叫别人坐收渔翁之利啊!”
朝中众臣又是窃窃私语。
“那么其他臣工呢?”崔应辰叫停了物议,重申方才的话题,“是主战还是主和?”
“谢侍郎呢?”田曹尚书文思范忍不住开口,朝中北方官员居多,他看来看去,还是想问谢远山的意思,“水师此前在裴云京面前吃了不少亏,如今春来燕子归巢,军中将士能咽得下这口气?”
“文尚书问我做什么?玉氏乃我父亲门生是不错,他叛出京师也不假,可如今主帅与副将都已更换,军中将士如何作想我岂能知晓?”谢远山大袖一挥,特地看向谢元贞,“况且如今我头上还顶着连坐的罪名呢,我说的话,与谋逆又有何分别?”
朝中不光原先的谢氏一派,南渡的官员此刻更是移不开目光,如今崔应辰代行天子事,有他在一日,父债未必子来偿。
可裴云京若回来,朝中境况或许就不一样了。
“方才温孤大人所言有理,”廖闻歆出来打个圆场,“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谢侍郎的话若是在理,列位臣工自然也该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