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1 / 2)
因为顾长骏原本就在军中多年,所以起初赫连诚是掉以轻心,也是那晚之后吃一堑长一智,这才派人去彻查。
玉生白空有一腔鸿鹄志,隗琳又是个老实人,他们都不是细心的主儿,所以注定这十万兵马要被牵着鼻子走。
只是如今这些人随军回京,现下赫连诚也正在犹豫,是要将他们连根拔除,还是干脆将计就计,让裴云京栽个大跟头。
崔应辰皱眉,“哪个朱晏如?”
“鄄州刺史朱晏如。”
“鄄州刺史,”崔应辰看了眼陆思卿,又转向赫连诚,“他不是你府上那位典签的从弟?”
赫连诚:“从弟是真,投靠了裴云京也是真,朱家承庾家恩德,铭记多年不敢忘怀,但凡有机会,必定会涌泉相报。”
陆思卿眉眼一挑,这话又听不明白了,“既是铭记庾家恩德,何以反而投靠裴云京门下?”
“因为庾氏效忠的是天子。”
崔陆脸色一沉。要说龙生九子尚有不同,旁枝易生斜杈,最怕的便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闹得反目成仇,刀剑相向。
赫连诚继续说:“朱林蔚乃庾氏门生,挨着庾荻的关系,可朱晏如实则八杆子打不着,你别瞧朱晏如人前爱唱戏爱奉承,听闻他一件旧官袍穿了几十年都不舍得换,只因那是靖襄年间的老物件——他缅怀的是大梁高祖靖襄帝。”
“所以温贤王再不济也是靖襄帝的儿子,”陆思卿轻哼,“朱晏如若是知道靖襄帝嫡孙尚在人世,不知道要哭成什么样子。”
“大驾南渡之前,慕容裕曾命慕容述为其奔走,好叫江左士族尽快接受他这位大梁新帝,夹道欢迎,”窗外细雨绵绵,桌案下谢元贞的手被赫连诚捏着,暖暖催人倦怠,他回捏了一下,道:“彼时慕容述被从父拒之门外,正是这个朱晏如后脚来相劝,只是从父从兄始终不以为然,这才有后来的介州民乱一事。”
民乱之后便是汤恭琦来请,之后就是玉氏叛出,十万水师与李令驰的六军兵马形成对峙。
这么看,与其说朱晏如是来相劝,不如说是来下最后通牒的。
“几件事情凑得太巧,更不像单纯的巧合,”崔应辰入京赴职之后,也听过当年的来龙去脉,“介州民乱表面是谢氏以德化人,可实则慕容述却是为民请命锒铛入狱,是百姓为其伸冤,真正的赢家还是慕容述。至于谢氏,一边是百姓一边是门生,谢公绰不想寒两边的心,最后却是两边都落不着一句好。当时他能看出民心所向,那几个老狐狸更是如此——他们早就盼着慕容裕德不配位的那一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