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医[六零] 第143节(1 / 2)
恰巧在场部兽医站的姜兽医第一个带头,唱着祝酒歌就过来了,笑着直道自己是林兽医的同事,在跟林兽医共事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他一直想回报林兽医,偏偏林兽医太能干了,一直也没什么事儿需要他这个老兽医帮忙。如今总算遇到林兽医的亲人上门,那他必须得好好招待——来!喝!
林雪松看着面前年龄都可以给妹妹当爹的妹妹同事,站起身礼貌举杯。
在跟姜兽医仰颈干杯时,林大哥脸上还挂着爽朗的笑容——1个小时后,小王随时随处做的见闻记录上留下了这样的句子:【记住这个笑容,十几分钟后林雪松同志就完全笑不出来了。】
姜兽医敬完酒,恰巧来场部购买秋储粮油的第六生产队社员海日古抢先一步跑到林雪松面前,大声嚷嚷着林同志跟他交情实铁,必须第二个来碰杯。
“那个连环画上讲的林兽医在草原上动手术救小红马,就是在我们第六生产队的春牧场上救的。当时我和我弟弟们都在边上给林兽医打下手,哇,那血呼啦的可吓人了。
“后来林同志还帮我们生产队的牛羊看病,寄生虫病爆发的时候,幸亏林同志来了,不然我们可咋整。”
海日古的汉话说的不太标准,里面还掺杂着东北方言,但他热情的腔调和表情比语言更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在林雪松与他碰杯后,他豪横地又敬两杯,仰颈豪饮面不改色,林雪松被他的热情打动,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呢,3杯马奶酒已经下肚了。
接着陈社长又带着公社里的几大员亲自过来给林雪松敬酒,并笑着叙述了自己曾经带着团队登门询问林雪君同志如何安排牲畜打疫苗、疾病防治等等,又提起了林同志在几项工作中的优异表现。
字句中全是对林兽医工作的肯定、对林兽医这个人的器重。
作为哥哥的人哪受得了这话,一听一个热血沸腾,举着杯子一直点头一直笑。
陈社长一说‘干杯’,他就仰脖子咕咚咕咚往下咽酸辣醇香的马奶酒——都是珍贵的粮食酒啊,豪爽的主人们不吝成本地请他这个客人品尝,这就是把他当做最重视的贵客了。
太好了,公社头子号的领导这么认同妹妹,真想立即给爹妈打电话,让他们知道这令人高兴的情况。
“干杯!”
“干杯!”
“多谢,干杯!”
笑声、祝酒歌声、碰杯声中,林雪松面颊罩上红色的纱,双眼也蒙了雾气,渐渐的,他迷失在了关于妹妹的一句又一句夸赞声之中,迷失在了妹妹的好同事、好领导、好同志们之间。
等他开始站不稳,看东西重影时,海日古还嘿嘿笑着想再敬一轮酒呢。
陈社长好不容易将敬酒的人轰回大食堂一个个长条凳上,林雪松刚吃上两筷子肉,扒上小半碗饭,大食堂外忽然跑进来一个面颊红扑扑、神采奕奕的女青年。
“林同志的哥哥来场部了?在哪儿呢?”是跟林雪君睡一个炕、来场部拉东西的拖拉机手孟天霞。
待被让到林雪松同桌而坐,孟天霞喘匀了气,当即笑着喊酒杯。
今天留住场部,不开车——
从到了场部,她就和林同志、衣秀玉两位女同志同吃同睡、相依为命,林同志对她的帮助极多,她们仨关系最铁。如今林同志大哥居然来场部了,她必须替林同志照顾好哥哥——
“林大哥,一路奔波,远道而来,辛苦了,我敬你一杯!”
“……”林雪松。
他摸了摸跟脸一样红起来的脖子,朝敬酒的声音望去,便见6个长得一样的女同志坐在对面,称是妹妹的室友,还齐声说要敬她的酒。
他颤巍巍举起酒杯,一边笑着应声,一边心里忍不住想:
哎呦,妹妹这住宿环境挺拥挤啊,跟6个姑娘睡一张炕上……
干……干杯……
第131章 草原三杯【2合1】
唱啊跳啊,直到醉倒。
到呼色赫公社的第一晚, 林雪松睡得——老、香、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他盘腿坐在炕上,愣是想不起来自己咋离开的大食堂, 又是怎么到的炕上, 谁给他脱的衣服裤子……
低头看看整齐放在皮鞋上的袜子,还有放在炕尾叠得方正的衣裳,他眯着眼睛,想不起来,真的想不起来。
炕里小王小丁还睡得呼呼的呢, 这俩人酒量比他还差。
将他们摇醒, 三人一出门就有早饭吃, 饭后一出门, 一位蒙古族的小伙子笑呵呵地坐在马车上。
“接下来我送三位同志去第七生产队。”
出场部的时候, 孟天霞开着拖拉机与林雪松三人碰头。
一辆马车、一辆拖拉机一前一后驶进秋日渐黄的草原,顺着栋栋电线杆延伸而去的那个方向开, 一定能到第七生产队冬驻地。
秋风夜夜凉,草原上日夜温差越来越大,绿油油的草场几乎在眨眼间就黄了一大片。
秋黄像无限浸染的颜料, 不断扩张向整片视野。
林雪松坐在板车上, 放眼四望后,便再没能收回视线。
草原的辽阔瑰丽如此令人惊艳, 只有真正置身其中,才知策马奔驰过一片草原,前方是草原,回首仍是草原的那种冲击性。
天地之间, 放眼无边。
呼啸而来的风是直的, 吹过马车和拖拉机这些小小石子般的障碍, 翻滚向另一边,仍旧直着吹。
辽阔不是一个词,而是一种震撼。
在大平原上,为了一个村子的田地供水,周围五六个村子的人一起来帮忙挖水渠。
在大草原上,为了几个小生产队能通电,要在无人的草原上多树不知多少个电线杆子才能用电线将距离遥远的驻地和驻地相连。
在集体利益大过天的环境里,整个国家不计私利,不管成本,团结一致地向前,只为让整整的国土上,无论多偏的村田都能用上水、不涝不旱,无论多远多小的边疆驻地都能用上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