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第111节(1 / 2)

加入书签

蒋芸犹豫再三,拟出一个方案来,“除去所有成本之外的利润部分,四六分,我占六。但这六会分成两个三,其中一个三的利润是我要的。另外一个三,我会以定向援助的方式捐出去,援助方式不限,可能是助农,可能是助学,也可能是医疗设备与药物援助。援助范围的话,限于国内。”

白川不解,“既然是这样,那直接七三分不好吗?”七三分会显得更有诚意。

蒋芸摇头,“如果是七三分的话,就会变了味道。我不希望太多参与建厂之后的经营,但如果我参与的话,我希望我的建议能被更多人尊重。哪怕是五五分,我的这个要求都是达不到的。所以四六分是底线,我愿意占六的话语权和三的实际利益。”

夜风吹着,白川绞尽脑汁地想要理解蒋芸说的这话的意思,可最终只能勉强理解一些。

他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东西,理解起来实在费劲。

“你去找褚老说吧,技术占股三,不算多。捐出去的那三成利益,可以以141基地的名义去捐,这个我不争。”

白川闷了一杯葡萄酒,“行,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

蒋芸笑着看向天上的月亮。

另外一个大千世界也是有月亮的,和头顶这个月亮会是一个吗?

——————————

褚老之前想的是分六到七成的利润给蒋芸,他担心这种利润分配方式会给他、给蒋芸、给141基地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迟迟拿不定主意。

蒋芸主动把利益划分规则定成了四六,实际上却是四三三,个人只占三,这诚意不可谓不大,他哪能不答应?

141基地的高层讨论了两天,这件事情就这么敲定了下来。

蒋芸没参与这些人的讨论,她忙着写生产方案及生产细则呢。织造模块里的生产标准太细致了,想要在现实生活中复刻出一模一样的产品,几乎没有可能。

蒋芸所找出的最完美的复刻方式,也仅仅能复刻出白梅霜三分之一的功效。

她遭遇到了‘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不过这三分之一的功效,也足够看到比较明显的效果了。

没用过一开始那些白梅霜的人,用上一两回,依旧会觉得惊为天人,只有那些之前长期使用白梅霜的人才会感觉到,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东西差了点儿意思。

为了方便大规模大批量生产,包装还是采用牙膏袋这种。这种塑料包装的生产线已经很成熟了,不出浙南省就能买到。

141基地要建附属厂的消息不胫而走,家属区里的很多家属都摩拳擦掌地准备着。

等设备拉进来,钟司令找来了一位刚退的老兵来负责附属厂的生产事宜,蒋芸挺着个肚子去附属厂内指挥了小一周时间,直到第一批白梅霜封装好走下生产线,她亲自开了一袋,抹在手上试了试肤感,又取了一点让避难所化验了成分,综合打了个分。

肤感做的同避难所做出来的差不多,九十五分和一百分的水平,差不了太多。

但功效上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避难所做出来的白梅霜能在功效上打一百分的话,附属厂里做出来的白梅霜只能在功效上打四十分。

那位老兵,也就是附属厂的第一任厂长,见蒋芸的脸色不大好,问蒋芸,“蒋老师,是有什么问题吗?”

蒋芸说,“问题不大,但可能是大批量生产的原因,药效可能没淬炼出来,药膏里面的杂质也是有的。就先这样吧,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极致了,等我产假起来之后,我们仔细研究研究,看能不能单独把起效的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或者是直接人工合成,这样才能保证效果。”

附属厂厂长点头,“行,那就麻烦蒋老师了。不瞒您说,得到您的这句‘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极致’,我吊在嗓子眼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了。我就怕自己之前没这方面的经验,做不好,辜负了您和组织的信任。”

“不存在的,做的不好,咱慢慢改进就是了。我之前做的时候,会根据药材的品相、干湿度这些来仔细调整,做起来就很慢。但现在批量生产了,药材这一关的把控就没法儿像我之前弄的时候那么精细,所以也不能用那一套的标准来要求。”

“桃花霜,寒梅霜和雏菊霜的生产工艺,我都给你留下了,你们好好弄。有问题随时来找我。”

毕竟占了百分之三十的利润,蒋芸自然得对141基地附属日化厂负责。

从附属日化厂出来,回到卫生队,迎面而来的就是苗二妹那幽怨的眼神。

苗二妹说,“蒋老师,既然咱都建厂子了,你之前咋不同我说一声……早知道我就不买那么多了。万一放坏了咋办?”

“要不你卖出去一些?你现在说三十块钱一支地卖,肯定有人买。”

苗二妹一脸舍不得。

蒋芸同她说,“批量生产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会有我亲自做出来的效果好。药材中的成分想要淬炼出来,是需要火候掌握的,批量化工作,火候能掌握多好?你买了就安心用着呗,我还能坑你?你要是不信我的话,等附属日化厂的白梅霜开始卖之后,你再买一支去试试,对比一下不就知道了?”

被蒋芸这么一安慰,苗二妹心里瞬间就舒服多了,“对哦,蒋老师你亲手做的东西,质量才有保证啊!”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更~

第141章 一键助产

141基地空军附属日化厂的关系,远不是蒋芸单打独斗能比的。

一开始主要是生产白梅霜,之后又扩建了三条生产线,这才把雏菊霜,桃花霜和寒梅霜给安排上。

至于名字,压根就没改,延用了蒋芸之前给定下的名字,只是包装上多印了五个字——‘空军日化厂’。

在把东海基地下的订单都满足之后,空军日化厂就开始向外铺货了,这周同这个市里谈,下周同那个市里谈,因为产能跟不上,步子压根不敢往开迈。

九月上旬末,赵红梅一个人搭乘火车来到了渠州市,蒋芸的行动已经有些不太方便了,是白川去接的。

据赵红梅所说,蒋苗与齐强的性格有些不对付,一开始看着还好,现在两人相看两厌,完全就是凑合着过。

蒋苗不想看到齐强,常年都带着齐旺在娘家住着。

赵红梅惦记着得来伺候蒋苗坐月子,索性就把蒋正委托给了蒋苗,让蒋苗给蒋正做饭。横竖有蒋正赚的工资在,姐弟俩外加一个还没断奶的娃,饿不死。

蒋芸把赵红梅安排进了次卧住,她领着赵红梅在141基地的生活区里转了一圈,主要是往基地供销商店和卫生队走了一圈,往后她坐月子的时候,这两个地方保不准得让赵红梅单独来。

赵红梅有些听不懂渠州人的方言,但家属院里的人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说什么方言的人都有,所以大家一般都默认用普通话交流,赵红梅好歹也是原城出来的,普通话还是会说的,虽然带着点‘原普’味儿,但也不影响交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