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荀况赠计第四更(1 / 2)

加入书签

事实上,自从这位楚国太子在荀况的大门之外求见开始,荀况就第一时间召集了儒家的几名重要人物,也就是那些华夏学宫之中的儒家祭酒们,开始商谈起这件事情来。

之所以要如此,这是因为荀况觉得,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只见荀况咳嗽一声,对着面前的儒家祭酒说道:“诸位,如今楚国被韩魏两国围攻。楚国太子在门外请求吾等出手相助,正是吾等儒家借机在楚国境内扩大影响力的最佳时机,不知诸位觉得如何?”

荀况的这番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几名儒家祭酒不免就有些意动。

无论是对于任何一个学派来说,扩大影响力都是一件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一名儒家祭酒沉吟半晌,随后开口对着荀况说道:“荀子,那楚国乃是蛮荒之地,素来不服教化,而且如今即将为韩魏两国所灭,若是此时支持楚国,似乎有些不智啊。”

荀况摇了摇头,对着这名来自齐国的华夏学宫祭酒说道:“祭酒有所不知,吾曾经在楚国兰陵县为官,那楚国人虽然多有东夷之风,但实际上已和中原人民也是一般无二,只需耐心教化,不愁其不知礼数。”

又有一名儒家祭酒开口说道:“现在的问题在于,即便我等愿意帮助这楚国太子,也未必能够解决这件事情,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件事情却又盲目答应的话,岂不是白白让我儒家声名蒙羞?”

荀况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今日之所以招诸位前来,一边是希望诸位能够集思广益,看看是否能解决此事。”

顿了一顿之后,荀况又继续说道:“这位楚国太子在学宫之中拜在了儒家的门下,说起来也算是一名儒家士子,而且对于儒家学问十分感兴趣,平日里也是勤学好问,属于不折不扣的儒家思想支持者。”

“想我儒家自创立至今数百年,从未得到任何一个国君的支持,即便是当年的齐国和所谓的稷下学宫,也只不过是将孟子当作一名咨询的客卿罢了。吾等本以为华夏学宫会让这情况有所好转,但事实却并没有和吾等所想象的那样,反倒是墨家还进入了华夏学宫之中。”

“以此看来,无论是齐国还是赵国,都并非儒家发展的好地方。若是此次能够成功帮助到楚国的话,那么楚国很有可能便会成为第一个支持儒家、接纳儒家、以儒家理念治国的诸侯国,这样的机会我等若是错过的话,必将会成为儒家之罪人也。”

虽然荀况一直被批评为是儒家的异端,但他毕竟仍旧是一名儒家的领袖,在这个时候所思考的也同样是儒家的利益。

几名儒家的祭酒一听荀况的这番话之后,不免都有所意动。

虽然一直以来儒家和墨家都被并称为“儒墨显学”,但是事实上这两家其实从来都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得到彻底的支持,反倒是原本声名不显的法家早已经在三晋和秦国之中扎根开花,并且结出了灿烂的果实。

战国时代的几位霸主国之中,秦国、魏国和如今的赵国之所以能够崛起,和法家思想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儒家一直以来选择支持的对象是齐国和鲁国,鲁国是个渣渣现在还被灭了就不用说了。

齐国国君们虽然创办了稷下学宫并且让儒家成为了稷下学宫之中的第一大派别,但其实也就只是把儒家当成了一个工具,从来就没有把真正的把儒家当成一回事。

即便是当年大名鼎鼎的孟子在齐国的时候,齐国国君们都没有采用孟子的建议,最终还把孟子给气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其实是非常迫切的需要一个国家的支持需要证明自己其实并不比其他的学派,尤其是不比法家要差。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荀子说出楚国对于有可能会因为这一件事情而彻底的倒向儒家之后,立刻就得到了这些儒家祭酒的同意。

有人开口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么便将那位楚国太子给叫进来吧。”

又有人摇头表示了反对:“如今办法都还没有想到,若是将这名楚国太子给叫进来,但却给不出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岂不是反而被人看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的几名先生不得不搜肠刮肚,开始思考起到底有什么样的办法能够解决面前的这种困境?

以在场诸人的身份,直接向赵王进言当然是可以的,但这却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选项。

在场的儒家祭酒们非常的清楚,如果自己这些人去向赵王求情的话,聪明的赵国大王很有可能会因此洞察到儒家的动机。

要知道现在的儒家可是打算去楚国扎根发芽,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对于赵国和华夏学宫的背叛,任何一个国君都肯定无法容忍这样的背叛。

既然如此,那么就只能选择一个更加迂回的,最好是能够不让儒家暴露的办法。

几名儒家祭酒们整整讨论的差不多两个小时都没有得出太好的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