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氛围(1 / 2)

加入书签

吃团年饭的人一共有两桌,另一桌都是赵若怀母亲那边的亲戚。在饭桌上我们自然地谈到了深圳,我问赵羽:“就你们村子里那些人,在深圳一般都干些什么?”

“一般都是进厂,电子厂,玩具厂什么的。在流水线上。当然,女孩子在发廊里面的也不少?”

“这些人一个月能挣多少?”

“正经打工其实挣不了多少钱,也就二、三百吧!少一点的,一百多也有,在发廊里面的那就说不清了。”

“瞧我们这书读的,十来年书读下来,一个月才九十多。”

赵叔叔说:“那不能这样比!你们这是正经工作。再说了,打工还是没你们轻松。”

赵羽说:“是这样的!打工挺辛苦的,一个月二三百那是加班加来的,经常加班,工作时间挺长的。”

赵叔接着说:“在外面挺艰苦的!住的、吃的都很差,又没有尊严。人家哪里把打工的当人看。哪有教师这么风光!”

我笑着说:“教师风光吗?我怎么不觉得。赵叔叔你在那儿干什么呢?也在厂里?”

赵叔回答:“我是帮赵羽。”

赵羽说:“我爸帮我们炒股,排队。”

“赵叔你好酷哟,还炒股呀?那赚到钱没有?炒股怎么个炒法?”陈忆兴奋地抛出一连串问题。

“炒股还需要专人排队?”我问。

“全国各地的人都跑到深圳去炒股,很多人辞了职去。证券公司每天只发放200个号。我爸刚去那阵,就负责给我们排队拿号买股票。”

“辞职去炒股,这么疯狂?买到股票就意味着一定赚钱吗?”

“有段时间是这样的,我们炒的是深发展,股价从交易台上的十六元炒到了黑市上的120元。”赵羽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