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140节(2 / 2)

加入书签

当然,金明霞也不知道,秦岚在她提醒前,就已经招惹顾灵了,秦岚只是忘记提醒刘娥收手。

不过,后续并没有结束。

紧接着,顾灵施粥的事情又传遍了整个府城,并且顾灵言明,她只有五两银子的闲钱,所以用这五两银子来施粥。这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这五两银子不就是秦家赔偿的五两银子吗?于是,秦家在府城又出了一次名。

但是,秦家还有第三次的出名,那就是秦家大公子秦岩和县令家姑娘刘娥定亲了。秦岩在府城未婚姑娘的心中,可是神仙般的人物,长得俊俏,文采又好,家境虽然不出挑,但是出过举人和秀才,所以也过得去。那些不想去高门,或者配不上高门的姑娘,可是非常的中意秦岩的,结果,秦岩和刘娥的婚事传出来了。

听到秦岩和刘娥的婚事,顾灵惊呆了。她以为秦岚如此利用刘娥,刘家肯定会禁止她们再来往的,却没有想到两家竟然结亲了。如果是她,绝对不允许她女儿跟这样的姑娘来往。

关于秦家和刘家的事情,顾灵也没再关注了,由于学校的挑战赛没有她的比赛项目,所以她也没有关注。

转眼间,到了十月份。这天,顾灵和罗素从府学回到家,李三娘便道:“姑娘,今日朱太太来拜访过了,但因您不在,朱太太所以放下东西便走了。”

“朱太太?那是哪位?”她认识的人中有朱太太吗?顾灵一时可想不起来。

李三娘道:“是朱策朱公子。”

“啊……我倒是忘记这件事了,这个时候顾兰应该已经嫁给朱策了,她这是随着朱策来府城了。”顾灵心想,女主嫁给男主,开始随着男主陪读了。剧情也许会迟到,但是不会缺席啊。“回头你看着准备一份回礼,他们成亲的时候我没有去,你准备一份体面稍稍丰厚的回礼,算是我的心意。”

李三娘道:“是,奴婢明白了,待奴婢准备好了再给您过目。”

顾灵:“好。”

“还有……”李三娘接着道,“钱卫也回来了,这会儿正在休息。”

钱卫回来了?“让他好好休息,你给他准备好吃的,让他好好补补。”顾灵道。钱卫赶了六个时辰的路,肯定累。

李三娘:“您放心,奴婢给他准备着呢。”

钱卫是在晚饭的时候醒来的,一醒来就来见顾灵了。

顾灵打趣道:“先休息好了再来见我也不迟,怎的这么心急?”

钱卫道:“属下可是带来了好消息,有些迫不及待。姑娘可要猜一猜是什么好消息?”

顾灵原本是没想过好消息的,但是钱卫这样一问,她算了算时间:“是山药和稻谷丰收了?”

钱卫道:“姑娘英明,山药和稻谷丰收了,山药有两百三十斤,稻谷的话两亩上等试验田,按照往常每亩应该有五百六十斤左右,但是今年每亩多了四十来斤,虽然不到一成,但是加上那些草鱼……咱家家里收谷子的,那草鱼的数量非常的轰动。”

顾灵听了,也不由的笑了:“那我奶奶可高兴坏了。”

“可不是。”钱卫不由的会心一笑,这种事情他也高兴。况且,他还是参与丰收的人之一呢,“这次属下来府城,还带来了不少的山药和草鱼,山药耐放,草鱼养着也没事。”

顾灵想着她奶奶高兴的样子,自己也高兴:“那此外爷爷可有事情交代?”

钱卫道:“老太爷说了,只把这两件事告诉您,其他的您会安排。”

顾灵点点头:“我写一封信,你且把信送去边关给白师兄,这件事听听他的意见。”

钱卫道:“是。”

钱卫带来的鱼和山药不少,顾灵感受着家里丰收的喜悦,所以晚饭邀请了方琴音和何淋过来。这个晚上,四个从洪旗县出来的姑娘,吃的相当尽心。

第二天,钱卫就马不停蹄的带着顾灵的信,去了边关。

钱卫到边关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中旬了。

边关最近很忙,年底将士们有一场大型的比赛,白谨亦每天在操练他下面的百余名士兵,大家真是苦不堪言。不过白哥大气,大家虽然辛苦,好吃的东西也吃了不少。都是白哥私下贴钱的。对此,其他百户下面的将士们只有羡慕的份。

钱卫来的时候,白谨亦全身都是汗水。钱卫看到这样的公子,还真难以相信。不过几个月没见,他那个活的精致的公子竟然变成了糙汉子。不知道顾姑娘见着之后会不会嫌弃。

“你那是什么眼神?”白谨亦招招手,“信呢?”他瞧着钱卫两手空空的来,没有其他东西,那就是只有信了。

钱卫无奈,拿出信。

白谨亦拿着信回到营帐,看到信里的内容时他也大吃一惊。顾家稻谷养鱼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是山药的事情他却不知道,没有想到一分半的地竟然有两百三十斤的山药,那一亩的话得有一千多斤了,这可是比粮食还要高产啊。相比于山药的高产,稻谷的收获倒是不起眼了。但是,山药不能当粮食每天吃。

而那每亩增产的四十斤粮食,如果再加上草鱼的话……

白谨亦想了想,心里有了算成了。

第198章 第二更

“有事起奏, 没事退朝。”

“启禀陛下,微臣有事要奏。”一道中年男人的声音出现在大殿之上。只见正四品的鸿胪寺卿徐伟良出列。

鸿胪寺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1,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外交官。也因此, 这个职位极少涉及朝廷的党派之争, 以及朝政上日常的一些事宜。今日徐伟良竟然有事起奏,不少人顿时好奇。

“哦?”四十出头的晖武帝也好奇, “瞧着徐爱卿神采奕奕的样子, 怕是好事情。”

徐伟良道:“确实是好事情。于朝廷是好事情,于陛下是好事情, 于黎民百姓更是好事情。”

徐伟良这话口气很大, 听得大家都窃窃私语了起来。

晖武帝哈哈大笑,大说三个好字:“好好好, 朕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话了,不知道是何等好事情,竟然让徐爱卿如此称赞。”

“回陛下,民间有一老汉, 在种植水稻上有些心得,种出了比平时高达近一成的粮食。”徐伟良道。

“什么?”

“高达近一成, 这可能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