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七章风云起,山河动43(1 / 2)
十八日清晨,天刚麻麻亮,营长召集全营官兵在村中一块空地上集结。
山区初秋的清晨气温很低,还穿着夏季军服的二营官兵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生理上的寒冷已经让人很难受,紧接着营长的讲话更似乎让所有人的体温降到了冰点——五十七团作为休整时间最长的部队,将作为第十师断后部队,为全师撤退作掩护。
国军打仗有个很显著的特点,他们擅长打堑壕战、阵地战,其实这种战法的选择也是他们不得已而为之。
此时国军士兵素质低下,军官指挥能力有限,固有的堑壕和阵地能牢牢地将士兵固定在阵地上,加上后边还有虎视眈眈的督战队,士兵们退无可退,因此只好拼命守住阵地。
在运动战中,如果部队一直能以优势进攻敌人,军官还能有效掌控部队。部队一旦稍有挫折,或者选择撤退,那很有可能就是噩梦的开始,撤退前制定的周密计划立刻会变成一堆废纸,各部队争相逃命,很快会演变成一场溃败。
断后部队就是最后和日军脱离接触的部队,有时候就意味着牺牲到最后一人。营长宣布完命令,老兵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二营几百人的队伍竟然鸦雀无声。
良久,终于有一个人开口问:“长官,不会是让我们一直和鬼子纠缠不放吧?”
营长道:“那倒不是,师里命令我们团迟滞日军一到两天时间。”
以一个团的兵力迟滞日军一到两天,这也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别说两天,即使抵挡一天也会有巨大的伤亡。
“长官,是不是只要迟滞了日军一天以后,咱们就能自行撤退?”那个人继续问道。
这一点其实很重要,如果能够到了时间以后可以自行撤退,那他们将可以选择最佳时间最佳机会脱离接触,那剩下来的人生存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大敌当前,作为一个革命军人应当执行军令、视死如归。我们坚守阵地就是了,何必在此讨价还价?”一直默不作声的吴城忽然大声发话了,并且说得如此大义凛然、义正词严。
营长再也不好说其他的话了,只好现场命令——全营向髽鬏山进发。
出村口的时候,炊事兵抬着馒头筐站在路边,每经过一个士兵就发两个大馒头,这就是今天的早餐。
部队边啃着馒头边小跑着往前线进发,沿途不断有撤下来的官兵擦身而过,这些官兵满身硝烟,大部分都带伤挂彩。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再加上云南曲焕章“万应百宝丹”的神效,李青林背后的伤口已经愈合。出发前李青林试着活动活动左臂,左臂虽然不算很灵活,但是背后伤口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上战场就必须要使用双手持枪射击,所以李青林将吊左手臂的绷带扔了
二营进入髽鬏山主阵地的时候,主阵地上的守军正在悄悄往下撤。不一会工夫,昨晚守卫阵地的部队刚刚撤下去了。这几天战斗非常激烈,国军阵地上伤亡者早就被抬了下去,但战壕里依然到处可见斑斑血迹。战壕和工事虽然经过前面守军的抢修,但是抢修的质量不是很好,看上去就很不牢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