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左手画圆(1 / 2)

加入书签

扬雄毕竟与国师公有几十年交情,近楼台者先得月,第五伦先前就旁敲侧击,将此人履历弄了个明明白白。

老扬雄还告诉他:“刘子骏一家有改名传统,其父原名刘更生,后来才改叫刘向。”

如此方知,刘秀刘颍叔是后改之名字,原来叫“刘歆”,字子骏。

刘歆在汉成帝河平年间与其父领校秘书,也在那时候和扬雄结识,虽然扬雄对刘歆颇多贬损,但听得出来还是敬佩其才干的,誉之为“数术方技,无所不究”。

他的名头很大:古文经扛旗者、左传与周礼学派的大宗师,外加编制三统历、校定先秦图书作《七略》等成就,没文化的第五伦也不懂,直到扬雄说起一事。

“前朝哀帝时,刘歆还校唐虞之际的古书《山海经》凡一十八篇,献于天子。”

当时第五伦眼睛就亮了,看不起谁呢?《山海经》他当然知道!

光听过没看过就对了。

如此一来,国师公的身份就变得极其复杂:大儒、经学家、文学家、律历家,外加王莽最亲密的战友与亲家,这让第五伦暗暗怀疑:“这刘秀……当真是那个位面之子刘秀?总不会是重名吧。”

先帮王莽取代了西汉,然后反莽再造一个东汉?这剧本总感觉有些奇怪。

而今日终于得见刘歆真容时,第五伦才发现,这哪是什么位面之子啊……

可以叫位面之爷了!

按照扬雄描述,刘歆年纪应该与他差不多,今年六十七八。第五伦跟着隗嚣、刘龚二人步入国师府内院后,远远望见一位老者坐于枝叶萧瑟的桃树下。穿素白长袍,身披狐毛皮裘,头发花白。

“叔父,第五伦带到。”刘龚轻轻唤了一声,让刘歆抬起头看了眼,然后什么也没说,继续垂首凝神苦思。

刘龚低声叮嘱第五伦:“也是不巧,国师正好在算髀,你且在那边蒲席上坐着等待,若是国师不喊你,千万不可发声,扰到了国师,就会被大杖赶出。”

这么严重?第五伦应诺,现在靠得较近,他发现刘歆远没有其年纪本该有的衰老,或许是擅长保养,外加修习养身方术,看上去只有五十多。每一丝头发每一缕胡须都梳理得整整齐齐,举手投足间,颇有些仙风道骨,观感上比扬雄那老醉鬼强很多。

地面有酷似八卦的图案,圆环中铺着沙子,与河沙颜色不同,搞不好是海滨运来的上等细沙。

只见刘歆手持规、矩,在沙地上不断画着圆圈,再用尺和皮绳进行测量,亦或在圆外小心翼翼地画着多边形。他手旁还有一摞算筹,刘歆就用这种古老到落后的工具,不断组合出复杂的数学运算。

第五伦好奇地看着这位文理双修的大能,又瞥到一边扔着个器具,便轻手轻脚过去捡起来,看过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是……游标卡尺?”

此物青铜制作,长一尺有余,固定尺、固定卡爪、鱼形柄、导槽、导销、组合套、活动尺、活动卡爪、拉手等部分一应俱全,跟后世初高中物理课就会接触到的游标卡尺像极。

但第五伦试了试后,发现它像则像矣,却根本游不起来,只能借助指示线,靠目测估出长度单位“分”以下的数据,不够精确。

“给我。”

刘歆大概计算到要用至此物的时候,伸出手来讨要,头却不抬,只把第五伦当成奴仆一般。

第五伦小心绕开沙地上的圆圈,他深知计算过程被人破坏时,理工狗会多么狂怒,只将卡尺递给刘歆。

刚想开口说点什么,比如指点刘歆几句套套近乎,岂料这老儿竟不耐烦地挥手送客。

“人我已见过,伯师,带他走罢。”

……

还真就只是“见见”啊!第五伦只觉得莫名其妙。

出了内院后,下大夫刘龚笑道:“叔父性情一贯如此,莫说伯鱼,有一次太子来府中,遇上他正在筹算,同样爱搭不理,太子只能悻悻而归。”

新朝太子王临,正是刘歆的女婿,正与功崇公王宗明争暗斗。刘歆天然站在太子一方,第五伦知道,自己今日若接受了王宗的聘请,这国师府的门,大概就进不来了。

但进来后也无大用,跟刘歆一句话没说上。

好在刘龚待他十分有礼,让第五伦喝点温酒暖暖身子再回。

置酒之时,第五伦乘机问道:“敢问刘大夫,国师公方才莫非是在计算圆周率?”

第五伦听扬雄提及过,说什么“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意思是古人以为,圆为周三径一,二者相除就是圆周率。

“确实如此。”刘龚道:“伯鱼可曾见过‘嘉量’?那便是叔父奉陛下之命所制。”

嘉量是新朝的度量衡器具,第五伦初见时也被惊到了,是一个铜制的圆筒,里面则是方的,左右各有小耳,看似普通,实则五腹俱全:以斛量为主体,圈足为斗量,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yuè)量,重量二钧。

其背面则是铭文:“律嘉量斛,方尺而圜其外,庣(tiāo)旁九厘五毫,冥百六十二寸,深尺,积千六百二十寸,容十斗。”

五种度量标准结合在一个小器物上,确实设计精妙,刘歆之才可见一斑。

刘龚道:“叔父在制作嘉量时,发现古人以为的周三径一错漏太大,以至圆不成圆,有损圣朝同律度量衡之法。他便自创新法计算,破觚而为圜,重新得出圆周率,嘉量遂成。”

“但近来叔父却发现,那圆周率仍是不够精确,遂反复运算。”

“先前算得数为多少?”第五伦追问,见刘龚不往下说了,便故意道:“不瞒刘大夫,吾师子云公近来也在家中割圆筹算,亦有所获,或可裨益于国师。”

“子云翁也在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