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四方谴使(1 / 2)
众人听后都露出震惊神色,衣锦军以前镇守吴越边境,没少和宁国军打过仗,直到后来冯延庭决定投靠吴越后才冲突的少了,没想到竟然被徽安军打败了!
唯有一人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他微笑道:“节帅,看来您对徽安军的判断完全错了!”
这人正是当初杀了王猛,还设下圈套,准备伏击秦泉的邓玄离,宁国军中除了贾武外,也只有他敢这么和卢维义说话。
卢维义苦笑一声,道:“本帅这次确实判断错了。”
贾武皱眉道:“看来徽安军是想放弃徽安府,转移到睦州。”
“不对,如果徽安军真的转移了,不可能还在西边驻军,更何况他们还在南边刚刚打败了唐军!”邓玄离毫不客气道。
那名亲兵道:“邓将军说的对,徽安军并未转移到睦州,只不过派了一路人马攻打。”
贾武一脸惊奇道:“你的意思是徽安军只派出部分人马就打下睦州城,大破衣锦军?这怎么可能,他们本就兵少,若非举全府之兵,如何能打下睦州城?如何能击败衣锦军?”
“是真的,根据东面传来的情报,他们只派了两千五百人,统兵之人叫俞逊。”亲兵据实而说。
听到亲兵的话,众人都愣住了,两千五百人破了五万人?听起来简直匪夷所思。
许久后,卢维义沉声道:“俞逊是何许人也?有人知道吗?”
“节帅您忘了吗?当初唯一让蒙孝吃过败仗的人,名字就叫俞逊。”邓玄离眯着眼睛道,脸上挂着的笑容消失了。
“原来是他。”卢维义暗叹一声,为何这种人才都跑到陆原那里去了?他以前在宁国县见过陆原几次,在他印象中,陆原不过就是个恃才傲物,其实没多少真本事的家伙,之所以被冯延庭重用,也不过是顶着个进士身份,莫非他当初一直隐藏着?可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不管如何,眼前情势容不得他不信,徽安府的实力比他想象的要可怕的多,眼下决不可再和他们为敌,他沉声道:“谁愿出使徽安府?只要能与徽安府结盟,本帅赏一千金,给他升三级,再赐一间大宅!”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几名文官纷纷请命,愿意出使,不过卢维义却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一名几乎站在最靠后的官员出列道:“节帅,下官与陆原是老朋友,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劝说陆原与我方结盟!”
卢维义向那人瞧了一眼,皱眉道:“你是?”
“下官郑行,目前挂职池州刺史府司户参军佐之职。”这人正是当初给陆原借过钱的郑行。
陆原被调到歙县后,他也被调到宣州一个县当县尉,后来宁国候事变,他虽逃过一劫,但官职也丢了,将来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前途。
后来他听说卢维义带领宁国军叛唐,打下了池州,便巴巴的赶来,凭借着曾经在候府担任幕僚的资历,又混到一个官职。
他此刻内心无比后悔,早知陆原会发达,当初真不该去要那三两银子,破坏了这段“纯洁”的友谊。
见卢维义许下如此厚赏,他也顾不得脸皮了,决定去找陆原认个错,看他能不能念在以前一起去青楼的交情,原谅自己。
“你说你与陆原是老朋友,可能证明?”卢维义有些意动,不过事关重大,还是要小心些,以免坏了大事。
掌书记王子文出列道:“节帅,此人以前确实和陆原经常来往,并非虚言。”
卢维义这才点了点头,道:“那好,只要你能办成此事,本帅答应的绝不食言。”
“多谢节帅。”
会议结束后,卢维义向一名亲兵吩咐道:“控制好郑行的家人。”
既然郑行与陆原交厚,他不得不防止此人投奔徽安府。
……
清源。
当徽安军抵抗唐军时,清源军也没闲着,在李子谦的谋略下,清源军使用诱敌之策,将唐军引诱至泉州葫芦口,在那里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伏击战,只有少数百胜军和永安军逃回了虔州。
而后清源军一鼓作气,打下了建州和汀州,领土已经和唐国的虔州、抚州和信州接壤。
逃回的百胜军和永安军与虔州驻扎的昭武军会合,再加上信州驻扎的安化军,正与清源大军对峙,这也是安化军没有再进犯徽安府的原因。
留从效如今声势大振,土地扩大一倍,手握四州之地,雄兵十数万,已经是一个让任何势力都不敢小看的势力了。
清源军的军事计划一直都是按照李子谦的规划进行的,如今他们的计划是守住打下的土地,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然后找准机会,对福州下手。
就在这时,北方传来徽安军打下睦州的消息,留从效立即召集文武,商议战略。
当留从效的亲兵将战况说明后,赵魁最先开口:“他妈的,俞逊不是咱们军中的吗?几时跑到徽安府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