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重重组家庭 第44节(1 / 2)
乔平只有小学文凭,这还是解放以后,大队里来了干部给乡亲们扫盲,当时乔平已经十来岁了,跟着一起学。
负责他们大队的干部见他脑子好,学的快,建议家里送他去读书。
对没见过世面的农村人来说,负责扫盲的干部那可是大领导,大领导都夸乔平聪明,应该送去读书,加上那时候小学学费很低,乔平这才幸运的读完小学。
但想要读初中就不可能了,小学就在公社,来回容易,学费还少。
初中在相邻两三里地的另一个公社,初中学费又高,乔平在发育期又能吃,家里还有弟弟妹妹,根本不可能供他读初中。
还好当时小学学历也够用,靠着小学学历,乔平硬是给自己在市里找了一份好工作。
在乔平上学的时候,别说钢笔铅笔了,连石笔都没有,想写字只能拿木棍在地上写。
那时候的乔平,最大的心愿就是买一支钢笔,可直到他参加工作,自己挣了钱,想想一支钢笔够父母弟妹吃小半个月了,总舍不得买。
现在闺女去读书了,乔平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闺女买一支钢笔。
却忘了闺女现在才幼儿园,等她到了该使用钢笔的年纪,怕是还得七八年呢。就连高中生,也不是家家父母都舍得给孩子买一支钢笔用。
不过提前买了钢笔也不是完全用不着,乔平和乔秀秀说:“秀秀,等你学会了汉字,可以在家里用钢笔写,好好写,好好练,爸爸和你说,有一手好的钢笔字特别有用。”
乔秀秀似懂非懂的问:“我会写字后就可以在家里拿钢笔写吗?可是钢笔这么贵,我要摆着看。”
”摆着看?这有什么好看的?”
“好看的好看的,爸爸,我觉得钢笔好好看,我可舍不得用。”
“秀秀,爸爸和你说,不要舍不得用。一支钢笔,你如果一直舍不得用,那它反而没什么用了。如果你要摆着看,那我还不如再给你买一支不能用的钢笔,让你摆着看呢。”
乔平教育乔秀秀:“钢笔虽然贵,但秀秀如果能用它练出一手好字来,这就是让这一支钢笔物尽其用了。那这钢笔咱们买的就不亏,不仅不亏,还非常值得。相反,钢笔买了一次都舍不得用,这才是最亏的。”
乔秀秀拿着钢笔,小心的放桌子上,说:“好,爸爸,我一定好好练习钢笔字,不过你要给我买墨水,没有墨水怎么写字啊。”
“好,爸爸把钱给妈妈,让妈妈上班的时候顺便帮你买回来墨水。”
乔秀秀高兴了,又问乔平:“爸爸,你要不要看我写字啊?我会写好多好多字呢。”
乔平当然愿意:“真的啊,秀秀会写好多好多字啊,爸爸想看。”
乔秀秀拿湿布子擦了小黑板,开始拿着石笔写字。
“爸爸,这是爸爸的爸。”
她一笔一划写的慢,写出来的字也很稚嫩,但写的的确是爸字,一点儿没错。
“这是妈妈的妈。”
“这是我爱你。”
乔平有些诧异:“秀秀,你怎么会写我爱你?”
不是他这个做父亲的瞎想,而是他闺女长得这么漂亮,这么可爱,万一有人对她耍流氓,哄着她说什么我爱你,这可怎么办。’
乔秀秀回答:“我学的呀。”
“你学这个做什么?”
这时刘淑敏端着茶水走进了,把茶杯递到乔平手里:“喝水,秀秀会写我爱你这事儿啊,我没和你说,主要是我怕你听了会吃醋。”
听刘淑敏这么说,乔平酸溜溜的问:“秀秀是不是给你写的。”
刘淑敏得意一笑:“秀秀不仅是给我写的,这三个字还是为我学的呢。”
说着刘淑敏和乔平炫耀:“乔平你不知道我有多感动,这么多年我都没有过过生日,就是生日礼物,也只延敏会给我寄。可他离得远,寄来的时候不是生日还早呢,就是已经过了。像你,咱们结婚后我两回生日,你都不在家。当然,你自己生日你也不在家。”
乔平问她:“当初不是你自己说的你不爱过生日么?”
“是啊,我是不爱过生日,但是我不知道我收到闺女送的礼物会这么的开心。乔平,你知道秀秀这孩子多有心吗,她为了给我一个惊喜,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去幼儿园,在这段时间练习写字,练习折纸。她在一张张小红纸上写下,妈妈我爱你,然后把这一张张的红纸折叠成红色的爱心,放到罐头瓶子里送给我。乔平,我闺女真是太好了。”
乔平越听越酸,刘淑敏还不知足呢:“乔平你等着,我把我闺女送我的礼物给你瞧瞧。”
说着她出去拿了那个罐头瓶子,又进了乔秀秀屋。
刘淑敏举着罐头瓶子问乔平:“乔平,好看么?”
乔平心里羡慕的要命:“好看。”
“嘿嘿,这是闺女送我的。”
说着刘淑敏教育乔平:“乔平,我和你说了很多次了,一些节日啊什么的你能回家就尽量回家。今年还好点儿,秀秀的生日你在宁安,但是去年,前年,你自己想想,你在家吗?前年甚至除夕,大年初一你都不在家,大年初五才回来。
我知道你工作忙,可你自己不记得自己生日,秀秀却是记得很清楚,还在家里的日历上做了标记。但你一直不在家,那时候我腿还受着伤,这事儿就过去了。
你呀,要想也收到闺女的生日礼物,至少明年你生日的时候,要在宁安。”
乔平点点头:“我以后一定注意。”
“你上点儿心,对了,顺便问你一声,今年过年你在哪儿过?宁安还是外地?”
“宁安,单位。”
“一个人吗?”
“嗯,和我一屋的同事会回老家。”
“行,到时候我包了饺子,除夕晚上你来接秀秀过去,你们爷俩一块过年,省得你一个人可怜,秀秀也操心你。初二初三你把孩子给我送回来就行。”
“淑敏,谢谢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