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牦牛青铜巨器(2 / 2)
大金牙看完赞美道:“这件铜奔牛,看其重量有约有不下万斤的重量,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奇怪飞鸟,既表现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古代所有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而这只奇怪的飞鸟,则是象征着神牛,脚踏海陆空三栖,以雄据为上的含义,蛤蟆则是水陆两栖,翅膀和头则是雄鹰的含义,而可能是突厥的意思,因为草原民族都是崇拜雄鹰的,那蛤蟆就说不好说了!”。
文成公主的墓室由多个墓室构成,分前、中、后三个主墓室,前室有左右耳室组成,相互对称,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中室,刚才所过的墓室有壁画,是在前墓室。
这件铜奔牛就陈放在墓葬中室的右耳室,在这座墓葬的中室设计精美,几乎所有铜器用品都存放在这里,中室右耳室陈设有陶楼院和大部分陶器物品,后室比较小,是墓主人金棺的地方,位于这件巨器,不到五米的地方,那盏龙灯能同时照亮这中室和后室的地方,这并不是夫妻合葬墓,不符合汉制古代墓葬的殉葬规律,及“前庭后寝”的墓葬习俗,但是这里是土蕃民族的陵墓格局,至于它们当时下葬的规距,我们确实是无从洞晰。
相比尺尊和文成两位公主,都是松赞干布的左右两大皇后,为什么她们不能与松赞干布同葬在一起,是它们的规距所定,还是与这座陵墓的奇异构造有关,背后有着什么秘密,我们现在也无法下出定论,或许只有到了最后的墓室,见到松赞干布的墓室,所有的密底才能解开。
通常把从陵墓中出土的随葬品,可以分为实物与明器两种,这件铜奔牛显然不是用来盛东西的容器或其它生活的用品,从牛蹄下面那只奇特的飞鸟,证明它不可能是供墓主人受用的乘骑,也就是说它也不是一件明器。
但是,这件铜奔牛的奔跑姿态非常奇特,它既不是奔牛的姿势也不是走牛的姿势。
铜奔牛的左前蹄与右后蹄为典型的“奔牛”姿态,即前蹄弯曲跃起,后蹄用力蹬出,而右前蹄与左后蹄对侧而行,这正好是“走牛”行走时的“对侧步”,为了保持铜奔牛的平衡,加长了牛的四肢,并将走牛的双蹄抬升到与前胸平齐的位置,这种奔跑姿态的牛在现实生活当中是根本找不到的。
这件铜奔牛,应该是一件特殊的青铜器,它不是一个实用的器物,同时它也不是专为殉葬而制作的一件随葬品,它所象征的这种形象是“神牛”,这应是吸取汉朝铜铸器后而形成的一个特产,将它放在文成公主的墓室里,更是为纪念她为土蕃做出的贡献。
在牛的头部和背部,并残留有明显的彩绘痕迹,我在古董界也浸淫了几年,从唐代出土的一些古董明器来看,当时殉葬多用的是铜马或者木马身上描饰彩绘图案的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是相当普遍的,这种文饰叫做“云气纹”,是表现在“牛神”身上的一种“羽翅”,它能使“牛神”腾云驾雾、展翅飞翔。
那么,铜奔牛下面的这只神奇的飞鸟到底,应该怎样去解释?
大金牙确说,牛下面的这只飞鸟是鹰首蛤蟆身体,应该是青藏区传说中的“蛤鹰”,“蛤鹰”是秦汉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就在传说当中的一种“神灵”,在历史上几经变异,它真正的形象确实无从查找。
从历史文献当中,也找不不出关于鹰与这件铜奔牛相印证的依据来,就形象而言,铜奔牛下面的这只飞鸟,半展半束的飞行姿态,是鹰的特有的一种飞行方式。
它头圆,颈粗,眼大,而嘴尖弯犀利,双肩微耸,翅膀内收,表面上看确实象一只雄鹰,但确长着蛤蟆的身体,在古代藏区,有一种被称作是“晏鹰”的神牛,是因为它奔跑起来的速度之快,可以与展翅的雄鹰相媲美。
在牛下面塑造一只怪鸟,显然是为了衬托这匹牛的奔跑速度之快已经远远超过了雄鹰,以此来证实它并不是普通的牦牛而是一头天牛。
这件铜奔牛,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殉葬品,它应该是墓主人生前曾经供奉过的“牛神”,它寄托着保佑文成公主死后灵魂升天的祈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