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桶 第两百八十八碗 韩毅洞悉蒙古战略意(1 / 2)

加入书签

“报……”尾音拖得很长的一声呼喊,在军营中听起来尤其刺耳。

林冲正弯着马鞭,出神的盯着作战地图,头也不回的问道:“何事?”

“报,大将军。西北军统制虞允文派员来报,昨夜蒙古骑兵突袭我粮营,烧毁粮草无数,虞统制所部损失惨重。”这士卒一说完,当场就有大将军的幕僚从椅子上翻了下来。

林冲手里的马鞭突然绷得笔直,那上报的士卒就感觉一阵疾风扑面,还没有回过神来他已经被大将军一手从地上拎起来。

“你说什么?蒙古军队突袭我粮营?怎么可能?”林冲厉声问道。那小卒子明显吓坏了,看着林冲战战兢兢说不出话来。

“说!”一把掼了出去,林冲怒气冲天!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一旦粮道被断,大军必然撤退。也就是说,此次对蒙作战,将到此为止,几乎等于无功而返。

监军此时出面劝道:“大将军息怒,你不要怕,详细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是,是,大将军,昨夜蒙古骑兵突然出现在大军背后西南方面,直扑我军粮营。运粮部队兵力不足,再加上仓促应战,损失极为惨重。军粮被焚毁超过三成,余下的粮食只够支撑七天。”

七天?林冲心中稍安,还算不幸中的万幸,没全部烧掉。西北军是干什么吃的?打仗不行就算了,让你押运粮草也搞成如今这般模样,董平那个风流双枪将,算是把西北军给彻底毁了,再也站不起来了。想当初,西北边境,对抗党项人的西北军,可是宋军标志性部队。

“哼,烂泥扶不上墙。负责押运的将军是谁?虞允文?让他洗干净屁股,等着吃牢饭吧!宋大人,以本将名义上奏朝廷,如实禀报此事,建议严厉处分相关官员!”林冲盛怒之下,似乎忘了,虞允文的父亲,是当朝首相尚同良的得意门生。

蒙古人开战以来藏头缩尾,怎么突然出现在大军背面?难道事先就布置好,让燕军在草原上绕圈子,然后乘机烧我粮草,逼我退兵?

“传我军令,此事严格保密,有泄漏者,军法从事。”林冲知道粮草被烧对军队士气的影响有多严重。再精锐的军队,也要吃饭的,一旦将士们知道粮草被烧了,哪怕是只烧掉了三成,也会被谣传得不成样子。

“大将军,这样其实也好,蒙古人至少现身了。我军知道了他们大概方位,马上调转方向,兵分三路,围追堵截,或许……”监军宋大人敏锐的察觉到了战机。

林冲扭头看了看作战地图,手中马鞭一挥:“去,请呼延将军,岳将军议事。”

北京皇城

王钰最近被搞得焦头烂额,前线的战事就不说了,山东,河南地区今年出现五十年不遇的蝗灾。蝗灾这个东西,他还是头一次遇到,水灾旱灾,雪灾冰灾不稀奇,这蝗灾是怎么回事?

据山东官员奏报朝廷,七月份其实在山东部分地区就出现了兆头,蝗虫比往年多了好几倍,发展到现在,蝗虫是铺天盖地,几里之外都能听到蝗虫飞翔时嗡嗡的响声。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庄稼被蝗虫一点一点啃掉,束手无策。

王钰就纳闷了,既然七月份就已经有苗头了,那怎么不预防么?拖到现在才上报?山东河南,可是天下粮仓,这两个地方要是不能保证粮食丰收,全国都要受影响。

可仔细一查,王钰火大了。山东官员说,蝗灾是天灾,人力不可能起到作用,应该多修善缘,祈求老天化解灾难。这是典型的迷信说法,简直荒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可偏偏相信这种说法的官员还不少。

王钰召集大臣商议对策,连部分中央高官都表示,不可逆天而行。出了蝗灾,是上天的不满,在惩罚世人,应该多造功业,广修庙宇,祈祷神灵保佑。他总算是见识到了古人愚昧的一面,连读了一辈子书,见多识广的老臣都信誓旦旦的这么说,那普通百姓就不更用想了。

这件事情上,王钰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派出陆游为钦差大臣,兼任山东劝农使,代表朝廷及皇帝,全权处理救灾事宜,一定要捕杀害虫,扑灭蝗灾。

“启奏圣上,工部尚书……”沈拓的话刚开了个头。

“让他滚蛋!再在朕面前提起蝗虫是天灾这种笑话,就让他到广东岭南吃荔枝去!这个老顽固!”王钰勃然大怒。他怒的原因,还不完全因为这种论调太过扯蛋。还有一层深意,山东河南蝗灾一起,就有人鼓吹说,这是朝廷不施仁政,触怒上天所致。更进一步的,又说这是天怒人怨,隐隐有影射王钰篡位,取代赵家而招致天谴的意思。所以,他必须坚决扑灾这场自然灾害,证明给世人看,人定胜天,不要迷信于一些无稽之谈。

沈拓诺诺连声,偷偷打量了皇帝一眼,又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兵部来了折子,前线有消息传回。”

“拿过来。”王钰余怒未消。

此时,耶律南仙从宫内转出来,边走边问道:“什么事情惹得陛下龙颜大怒?臣妾在后面就听到陛下的怒吼了。”

王钰还没有回答,就怔住了。这是大将军林冲发给朝廷的军报,燕军后勤部队遭遇蒙古军队突然袭击,粮草被焚,损失惨重,目前余粮只够支撑大军数日用度,建议朝廷严厉处分相关官员,不要姑息养奸。

这可不啻于晴天霹雳,大军粮草被焚毁,这也就是意味着,军队必须提前撤回来。可到现在为止,燕军收获了大的战果么?蒙古军队的主力在哪儿呢?我背负言而无信,失信于民的危险,挪用经费,下定决心打这一仗,就这样完结了?

耶律南仙在旁边看到王钰的神色阴晴不定,心中生疑,见他看得专注也不好询问。好不容易等到王钰把奏章把案上一拍,沉默不言。

“陛下,您这是……”

“自己看吧。”王钰的心思早已经不在当场了。这个时候他有种奇怪的感觉,从开战到现在,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燕军控制着这次战争的主动权,我们在草原上追打蒙古人,而后者仓皇逃窜。

可现在他倒是有个假设,这次好像是蒙古人在牵着他的鼻子走。不妨回忆一下,三路大军出国门,林冲部只遭遇会也速该数万士卒的抵抗,而且没打出什么样子就撤退了。岳飞部在北进中途遇过小规模的抵抗,到了呼伦贝尔地区也扎木合开战,对方也不过万余人。剩下呼延灼一部,到现在没有打上仗。

这次蒙古人难道是吸取了当年女真人的教训,不再把燕军往北方极寒地带引?如果他们不抱着这样的想法,那一直退什么退?想退到哪儿?

“蒙古人学精了,居然学起你们汉人来,先断粮道,呵呵。”耶律南仙捧着奏本笑道。

王钰目光如炬盯向了她:“这不好笑。”

耶律南仙一看,笑容尽敛,后退告罪道:“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

王钰倒也没有多加责怪,叹道:“大将军建议要严厉处分相关官员,以严肃军纪,你怎么看?”

耶律南仙略一思索,即回答道:“大将军看来是真怒了,把矛头直接对准了这个运粮的将军。不过陛下,依臣妾度之,运粮的虞允文非但无罪,而且有功。”

王钰哼笑一声:“朕又何尝不知道?西北军是新军,兵力又少,在仓皇遇袭的情况下,能组织反击,并拼命保护粮营,最后护下来六成多,这本来就是大功一件。”此次负责运粮的部队,大部分是步兵,王钰用兵的原则,从来不拿步兵跟骑兵对着干。因为他深知步兵对骑兵的郁闷,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了。

不过这一次,算是开了先例了,不过结果差了点,两万步军最后只剩下六千余人,蒙古铁骑,名不虚传呐。

“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虞允文?”耶律南仙又问道。

王钰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那还用问?军法从事,革职查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