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七章 三袁(1 / 2)

加入书签

有了郭嘉的建议,对于韩馥与田楷的异动,有了应对,而且还是双保险。

张羽的眉头得以舒展开来,但也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又和几个下属聊了聊天,增加彼此之间的关系。

一个严肃,且有雄才伟略的主公,的确值得效忠,但终归彼此之间会有些隔阂。

而,如果是一个,遇到正是能认真对待,且有雄才伟略,但在平时却是能和大家和睦相处,还能彼此之间,闲聊,随便的闲聊等等的主公。那就不只是值得效忠了,而是掏心掏肺的效忠,没有半点隔阂。

闲聊了一阵,张羽来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征北将军不是正式办公地点,正式的办公地点是有统一的地方的)。

翻看一些呈上来的文件,批上意见。

如此重复——

直到太阳将要下山,张羽才终于踏出了房间,准备回府。这时已经不早了,毕竟是夏天,天黑得晚。

出门,上了专车,额,专用马车,让车夫回府。

本来一直以来张羽都不主张坐车的,额,坐马车,可是上次的事情,让手下的人都一力劝谏,不让他暴露在外,因此,骑马、便衣行走在外,成了奢望。

这让张羽有些回想起上辈子的事情,总会有国.民.党的特务对共.党这边的人进行刺杀,尤其是蓝衣社,那简直是防不胜防。

甩甩头,扔掉这些东西,暂时是回不去了,也许是永远也回不去了。

张羽感觉有些闷,掀起马车的窗帘,往外看去,看着街上的行人,忽然想起一件被遗忘在脑后的事情。

“老陈,先不回府,去趟东城,找个人回去和夫人他们说一下,今晚不用等我吃饭了。”

听得吩咐,老陈当即应道:“好的,老爷。”

随后又听见老陈对其他人的吩咐,让人回去报信。

待安排好,马车转向,去往东城,或者叫城东更为合适。

那里有几个人,暂时还没有多少自由的人,其原因,不是囚犯,而是——

忘了!

是的,张羽忘了!

早先在对渤海郡动手的时候,张羽就对荀攸与太史慈有吩咐,让把袁氏三兄弟中投降的人,愿意臣服的人,送到渔阳。

结果,运气不太好,辽东出了事情,还是天大的事情,疑是有间谍打入军械所。惊出张羽一身冷汗,最后只好亲自出马,前去查探事情的真相,以及安抚人心。

就在这过程中,袁氏三兄弟很没有骨气的‘跪了’,然后送到了渔阳。

可又因为不是自己人,而张羽又没有进一步的命令,只好暂时限制自由,关押起来。唯一好点的就是,不是牢房,而是小院,住在小院中,虽然没有自由,好在还算舒坦。一时间,三兄弟也没有什么动作,整天吃饱了睡,睡醒吃,闲得可以。

张羽从辽东回来,那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以至于,没能想起这事儿。

当他看到荀攸和太史慈送上来的文件的时候,恰逢各地诸侯异动的消息又到了。

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啊!

又暂时搁置了,直到今日,局势明朗的同时,郭嘉也献上了良策,心情放松下来,方才想起了此事。

又才让老陈将马车赶到东城,来看望一下这三位贤侄。

哈哈,一不小心,辈分激增,成了叔叔了。

算了,没必要管那么多,此时张羽正坐在去往东城的马车上。

得益于工部的努力,渔阳城内的道路,也翻新了,成了青石路,平整,稳当。

一点也不颠簸,大约盏茶的功夫,马车就停在了东城的一座小院前。

“老爷,到了。”

张羽闻言,蓦地睁开双眼,好是有一道精光从其中闪过,一无形的气势瞬间拔地而起。

连赶车的老陈,都似乎略有所感,有些疑惑的看向马车:也没有什么?为什么我感觉有些奇怪呢?

也许是感觉到了自身气势的变化,张羽眼光一闪,恢复到云淡风轻的状态。起身,踏步,掀开车帘,缓步下了马车。

站在小院前,抬头一看,院前有个破败得厉害的牌匾,漆全掉光了,只能隐约看出‘杨’字,还不全,右边几乎已经看不清了,只有木字还算清晰,凭着猜测,大概是个杨字,或许后边还有个府。

悄然叹息一声!

没想到曾经的好友的后人,现在住在这里。哪怕这并不是张羽过错,但心里总有些子自责。

当然,这也不能去责怪那些手下,总不能给一个投降之人,找一个上好的府邸待着吧?

那到底是投降被俘的呢?还是来做客的?还得是大牌的客人?

这三人一点都不符合啊,所以完全没必要。

那么,张羽如何会因为这种小事去怪罪手下之人呢?

要真是那样做了,岂不寒心?

“你们各自去找地方吃饭吧,不用跟着我,只要一个时辰后能回来就成。”

说完,张羽就大踏步走了上去,守在小院门外的征北军士兵,立马行了个军礼,然后打开了小院的门。

进了小院,张羽发觉环境还不错,暗自点了点头,看来也不算亏待,住在这样清新脱俗的小院,对提升心境很有好处,尤其是投降之人。

没走几步,就见一人迎了上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