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 章(2 / 2)

加入书签

郑适汝落座,叫众人平身,又特叫阑珊在自己身边坐了。

阑珊起初的确是有些不适应这种场面,毕竟她习惯了跟一帮男人相处,对此毫无经验。

幸而郑适汝早叮嘱过她,所以阑珊只管按照郑适汝的吩咐,不管是露面的时候还是落座,皆都遵循八个字:含笑低头,少言寡语。

这笑自然也有规矩,是得三分的笑,不能太少,太少便会显得冷傲或者讥诮之感,也不能太多,太多则会让人觉着谄媚甚至无措,只有拿捏在三分才是恰到好处,显得应对自如,却又不失礼数。

因此阑珊自从露面,更加不曾抬眸看过谁一眼,只是唇角微挑,听着郑适汝的指示而已,在旁人眼里看着,自然只觉着这女孩子举止端庄,教养极佳。

今儿在场的,也有靖国公府的女眷们,他们当然不认识这位“远方亲戚”,只是郑适汝之前跟他们通风过,说是郑家的一位远亲,自己投缘就留在身边,国公府自然以太子妃马首是瞻,何况郑家极大,各种的远亲旁枝不胜枚举。

而郑适汝的确也不是空口捏造的,这几个月她悉心搜求,精挑细选,才选定了黔南的这处曾跟郑家连过宗的“亲戚”,当时他们家穷困潦倒的,已经死的都没什么人了,只剩下了一个女孩子。郑适汝派人快马加鞭前去,本是要接那女孩子上京然后再李代桃僵的,谁知那女孩儿因为家人都亡故了,伤心至极,本就身体不好,往京城途中才走了几天,就一病不起。

这却也省了事儿。

满堂宾客坐着说话,眼神无一不留意太子妃身边的阑珊,此时有那心思活络之人早就动起了脑筋,毕竟这位“郑姑娘”孤身上京,又无婚姻,如此稀世的美貌,外加太子妃亲戚的这一关系,却正是个炙手可热的婚配人选。

只是毕竟才相见,倒是不便就立刻提起这种事情。

中午开了宴席,大家吃了酒菜,太子妃退席理妆之时,阑珊即刻起身跟上。

众人眼睁睁看着,却见太子妃不管去哪里,郑衍姑娘都是随行的,可见器重。

在太子妃才退席后,众家诰命就把靖国公府的几位夫人奶奶围住了,纷纷打听郑姑娘的来历,家世倒也罢了,主要是年纪跟婚配。

这几位太太奶奶们早听郑适汝说过,就把阑珊家中没有别的人,年纪才十九岁,没有婚配过的话都说了,众人听了这关键的,都暗暗记在心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