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复制米勒时刻下(1 / 2)
第三百一十七章复制‘米勒时刻’下
步行者这边拖时间,24秒进攻时间被步行者这边玩剩下到最后只剩下4秒钟。
其实,这4秒钟并不是重点,极为重要的点在后面。
经过步行者这么一鼓捣,骑士这边的防守阵线全部都乱完去。
最后2秒钟,篮球也是到了米勒手中。
廉波老矣,尚能饭否?
米勒给出的答案是可以。
米勒在三分线外出手,埃里克的防守已经贴近到了米勒的眼睛,他自认为自己防守没办法做到比这个更好了,可是,他依旧无法阻挡米勒,没法阻挡米勒这次雷霆攻势。
篮球滚动着米勒食指指尖划出,篮球划破天际,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圆弧,最终,篮球一头砸进入到篮筐,“涮”的一声脆响声响起,球进,篮球直接在篮筐上面激起一层绚丽的浪花,球进。
这声音也像是施令一般,现场步行者球迷爆发出惊天的欢呼声,呼声响彻整座球馆,步行者前排地球迷全部都座位上蹦起,眼睛瞪的大大地,疯狂地嘶吼,振臂高呼。
步行者球迷彻底地兴奋了,high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球步行者在进去,步行者这边领先的分数也是来到了8分,现在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下最后41秒钟。
41秒钟,这比赛怎么追啊。
这根本没法去追,这太难了。
来到现场看球的骑士球迷也是抱头痛哭起来,他们哭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曹建努力,可是,曹建努力却是带来了这么一个结果。
他们清楚地记得在骑士这边诸位球员没法支撑,曹建如何自己站出来,一次次地去刺穿步行者的防线,一次次地摔倒一次次地站起来,一次次地让对手无解,整场比赛如此,不管其他人如何,但曹建始终相信着自己。
不管是赛场上,还是在场外,不管是在克利夫兰,还是在太平洋彼岸遥远的东方古国,或者说在世界上各个角落,只要是有曹建粉丝的地方,那么就有人潸然泪下,这比赛曹建真的是尽力。
曹建做的足够好了。
神迹再度产生。
即便是输球,这也不是曹建的问题了。
虽然,他们也是极为地期待着曹建还能够再度创造奇迹,但是,他们更为清楚地是曹建支持到现在,骑士在这个时候只是落后了8分,这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他们也不敢奢望太多。
这一场比赛,曹建全场比赛贡献了63分,在继上一场67分之后,曹建再度追平了迈克尔.乔丹大帝季后赛最佳得分,曹建表现没啥好挑剔。
在上一场比赛或许还有人会说,曹建得到67分,这个纯属是因为他运气太好了一些,或者说是因为撞了狗屎运之类的话,但是,这一次再度狂砍63,也是再度给这一部分人打脸,你说的这么牛逼,你去试试看。
别站着说话腰不疼了。
是个人都可以拿到这个分数的么?也不看看自己长啥样子?
曹建证明自己,并非是后续不挺的货色。
可越是这样子,遗憾也就越多,这是曹建自我证明的一战,可现在却是这么一个结果。
这也是让支持曹建的球迷更是心痛,心痛自己的偶像付出了这么多,却是没法收获自己该得成绩,这让他们更为遗憾。
也正因为如此,在球迷论坛上,谈论这一场比赛,就有人纷纷地对骑士现在阵容开喷,以詹姆斯为首的球员也是被喷了一个遍,他们也是被称为比起曹建在国家队的队友还更加不济。
他们也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找到安慰。
41秒钟,骑士还落后8分,这比赛真的是没法打了。
不少球迷也是由期待奇迹转而狂喷骑士球员不止。
但是,曹建却没有放弃,自始至终,曹建就没打算过要放弃。
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他坚持,当他身边无数人的时候,他还在坚持。
他的坚持不为什么,也不是为了证明他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只是他真的不想输球输球的感觉就好像是狗屎,狗屎的味道很臭。
而且,在他看来,这比赛也并非是无法战胜,这比赛还是有转机的。
【米勒时刻】这是他想到的技能。
曾经米勒可以做到在最后18.5秒,完成逆转,既然米勒可以做到,那么为什么他不可以呢?
米勒还是他要战胜的对手,米勒可以做到,曹建自信自己也一定可以做到,并且,不会比米勒差,曹建记得,他极为清楚地记得,比谁都要更为坚定这点。
即便这一场比赛被宣判了死刑,但曹建依旧坚定地认为骑士可以取胜,曹建能有如此自信,自然不是犯中二病,只是有‘最强锋卫系统’辅助,他想不这么认为都难。
虽然,【米勒时刻】这个瞬时技能,可以使用的时间极为地短暂,而且,还要花费50万经验值,但是,为了赢球他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失去经验值让他痛苦,但是,自己拼尽全力却没法赢球,这让他更为痛苦。
既然都是痛苦,那么何不让自己不这么痛苦呢?
要做到使用米勒时刻这个技能,那么首先要做到的是在终场前18.7秒钟,不能让骑士落后分数超过6分,或者说更少才可以做到。
现在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下41秒钟,骑士球权。
曹建极有把握做到这点。
曹建持球过半场,定住在中圈,步行者这边才稍微放心,曹建在中圈定住,那么也就意味着曹建要消耗掉时间,如果连曹建都选择消耗掉时间而不是捉紧时间去进攻的话,那么这一场比赛也由此进入到了垃圾时间。
在场的步行者球迷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地站起来,大松了一口气,这场比赛,他们能够走到现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紧绷在嗓子眼上的心,终于算是落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