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 匕见(2 / 2)

加入书签

刘颖听完郑奇的这番话,脸色丝毫没有所动,她只是轻巧的说道:“郑大哥那不过是东北军自顾自给自家脸上贴金的话,你也信?”

就这么一句话,呛的郑奇再也说不出话来,他姐夫肖国栋原先就是东北军吉林省防2旅的一个团长,对于军中这些谎报战功的事情,郑奇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他当然知道东北军对外公布的歼灭3000日军很有水分,当也绝对不是日本人轻描淡写的只有300人的伤亡,那不过是一个笑话,你一个旅团长,一个大队长阵亡,整个山海关战役加上最后的那一把大火,你们关东军只有300人的伤亡,鬼才会相信!

所以听完刘颖这么一说,郑奇反问道:“那你来说,这一战双方的伤亡情况对比到底如何,你也别拿那种只有300人伤亡的鬼话来说事,你自己说说,关东军想要攻下整个热河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呃!”听到郑奇这么问,刘颖一时也愣住了,她当然知道关东军所谓的只有三百人的伤亡不过是用来哄骗民众的遮羞布而已,其实就她自己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关东军第四旅团的伤亡当在一千五百左右,与几乎人人带伤的东北军第626团也相差无几。

但是东北军像626团这样的精锐部队并没有几支,加上一起也不过是两万多人的样子,一旦东北军拿出这两万多人与关东军死磕,就算是关东军最后拿下了热河,也一定会伤亡惨重的,而且最让东北军担心的是藏在东北军身后的那位蒋某人。

老蒋可不像张学良这么好对付的,这一点在日本人的情报系统中早有共识。

早在去年3月,淞沪抗战结束之后,南京政府就积极筹划热河防务。当初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鉴于淞沪****难以久持,为减轻上海方面的压力,南京政府曾决定进兵热河,计划将山西的驻军如宋哲元、庞炳勋、孙殿英等部调往热河。结果因张学良的反对而作罢。

对热河在抗日大局层面的战略意义,南京方面是有充足认知的。热河是关外抗日义勇军的物资输送和人员补充最重要的通道,“伪满洲国”成立时公然将热河划入其“疆域”,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切断这条通道。

此外,热河在关外,保有这样一大片区域,对翼护平津至关重要;反之,若日军取得热河,则可俯视华北,进窥平津。

而且就攻防战略而言,热河多山,易守难攻,平津地区则是一片旷野,是日军飞机、坦克、重炮的用武之地,故而欲护卫平津,必须先保住热河。但热河政权操于昏聩无能的汤玉麟之手,不解决汤玉麟,则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在去年6月的庐山会议中,蒋某人和汪精卫就已经共同决定命张学良先解决汤玉麟,占领热河,一者与东三省义勇军打成一片,二者威胁山海关日军,使其不敢轻易进窥平津。蒋某人并有手书交汪精卫带给张学良,嘱咐其依计划行事。但是张学良不但没有任何动作,反而与造访北平的行政院长汪精卫彻底闹翻,让着一切的谋划付之东流。

因为蒋某人当时忙于在南方完成剿匪,故而虽然对张学良与汪精卫闹翻很不满,视其为“纨绔庸弱之徒”,且认为他没有解决热河的决心和勇气,但仍寄希望于张学良能够依计行事,毅然派兵入热解决汤玉麟。

但是张学良再一次让他失望了。

去年,7月7日,蒋某人致电蒋伯诚,再次建议张学良采取强制手段,“先派兵三旅,用夜间动作开到热河附近,使倭与汤皆不及防,一俟我军接近热河,再调汤至察省,则汤必遵令,倭亦无法”,并表示“宁可先占热河,暂弃平津,亦所不惜”。

随后,因为张学良与汪精卫冲突时,声称“若说是蒋委员长的意思,蒋委员长他是我的长官,他会直接给我下命令的,他不会写信说汪先生你来同我商量”,蒋某人又派亲信张群北上与张学良面商一切,以使张学良确认解决汤玉麟完全是他蒋某人的意思。但张学良还是未能如蒋某人所愿,动手拿下热河。

整个去年的七八月间,蒋某人一直在不断地通过电报督促张学良进兵热河,解决汤玉麟。张群的到来曾一度让张学良精神一振,表示将誓死贯彻蒋对热河的处置计划,但很快又习惯性地陷入犹豫不决的境地。

到了去年的7月23日,蒋某人又一面致电张群追查张学良是否按计划出兵热河,一面指示汪精卫、宋子文,务于本月给张学良筹款50万元,以免张学良藉口中止进兵热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