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疯狂的买买买中(1 / 2)
李锋的“大收购计划”还在继续!
11月5日,李锋再次又以100万美金入股大众点评,还是占股20%,也还是大众点评的天使投资人,还是500万美金的估值,
大众点评2003年就成立了,可以说是所有o2o的鼻祖,甚至,放到全世界范围内也可以这么说,直到2004年,被戏称为美国的“大众点评网”的yelp才在旧金山创立,
大众点评的创始人张涛也是人才,从小在魔都的商业文化熏陶下长大,毕业于美国沃顿商学院,回国之前服务于一家美国it咨询公司erp部门10年之久,
张涛创办大众点评网,其实源自于最初对寻找美食的爱好,张涛是一个讲究生活品位和情调的人,
回国后发现即便是上海吃来吃去总是那么几家饭店,联想到在美国时曾见到的关于饭馆的索引指南,
于是,张涛就开始尝试通过用户的点评把饭馆信息搬到互联网上,然后大众点评网诞生了,
在互联网远未普及的2003年,利用网络来做做商户点评还是一件摸着石头过河的事情。
最初还只是一种尝试,因为中国人性格上的内敛和那个时期网民结构偏年轻,连张涛自己都不确定这种模式能不能行,
验证的结果发现尽管中国人性格内敛,但是在网上还是乐于去表达;也幸亏魔都有着相对发达的商业环境,终算让张涛摸索出一条路来,
而张涛更厉害的地方,创业初期完全是自己一个人做网站、搞设计、跑市场,最后自己用了半年的时间把魔都市场拿来下来,也多亏当时没有竞争对手,
只可惜,没经历过激烈竞争的张涛“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当移动时代来临、团购网站兴起的时候,大众点评落伍了,
尤其是张涛面对得还是有着“创业之王”之称的汪兴时,败下阵来,最终在资本的力量下,强性并入美团,成立新公司美团大众点评。
对李锋来说,他张涛也不重要、大众点评不重要,不过汪兴是自己的合作伙伴,虽然现在的汪兴离开了锋锐,但李锋也不会忘记汪兴在锋锐崛起道路上所做的贡献,
李锋是个非常感恩的人,光看他对王啸这么好,就知道了,除了因为两人是最好的朋友外,更重要的是王啸不止一次两次的帮过李锋,
虽然锋锐现在是大众点评的股东,但如果如果有一天,汪兴还打算再次创立美团,进军o2o时,把大众点评送给他,又何妨呢!
随后第三天,锋锐又再次以100万美金入股58同城,还是占股20%,也还是的天使投资人,还是500万美金的估值;
又是100万美金的入股!又是20%!又是500万美金的估值!怎么每次李锋都玩这套?
不管是汽车之家、豆瓣,还有大众点评,都才刚创业不久,别说盈利了,连基本的方向都还没找到呢,而李锋就给出了500万美金估值,其实完全可以把500万美金,变成500万人民币都没问题,
但李锋还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一是获得投资伙伴的好感,二是“快刀斩乱麻”,先赶紧把“坑”占起来,毕竟互联网这东西,今天100万,明天可能就真的500万了;关键还有一点,锋锐也不在乎这点小钱,只要这些企业成功,这些投资最后都是数以千倍万倍的回报!
李锋投资的基本逻辑是,除了通信社交和内容,其他都交给合作伙伴,不会追求控股,甚至不要求大股东,而是通过小比例占股的方式投资。
也有人将锋锐这种新型投资模式,形象地称之为“三板斧”,第一板斧,锋锐不要控股,但占股都至少在20%以上;第二板斧,把相关资源打包送给战略合作者;第三板斧,给丰厚嫁妆,即流量;
总之就是,给钱给资源给流量,只求共生、不求拥有,这一切都是为后续的“开发”做准备的,或者从赋能的角度来说,锋锐也真正做到的是开放。
不过,在入股58同城后的第二天,锋锐又入股了它直接的竞争对手,赶集网。
对此,刘志平还特意针对这个问题,在总裁会议室问了李锋一句,“老板,你为什么你为什么要同时入股两家有直接竞争的互联网公司呢?”
李锋先是开玩笑说道:“好玩!你不觉得着这样很好玩吗,又多了个选择,就像养盅一样,虽然最后只有一个的胜利者,但这个‘蛊’肯定是我们的!”
虽然李锋是开玩笑说的,不过大家都觉得李锋说的也是有道理的,所以就更好奇李锋正式的回答了。
这时,李锋也正式解释道:“一方面是追求投资的成功率,就是风险投资一样,不把鸡蛋不在一个篮子里,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我们的开放平台计划,其实,以后这样对立入股的事,肯定会很多的,因为我们锋锐要破去一切属性,没有对错、没有对立,保持中立,从一个国民应用转化为一个平台,最终形成生态,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平台,就注定我们没有其他属性,剩下就让企业自己去竞争吧,我们不参加,就是一个大自然,里面也讲究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李锋说完后,所有高管都陷入了思考,虽然大家也都清楚李锋的战略布局,但还是有点无法理解一个开放的生态企业的形态,
因为全世界没有那家互联网公司“对外开放”过,这就如同国家疆界,对人的开发需要认证,对其他国家的开放需要互惠,对贸易的开发需要法规。
而李锋再次解释道:“开放和分享并不是一个宣传口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是真的开放,能赋能其他互联网企业。
开放很多时候被当作一个姿态,但是我更理解这是一个能力,不是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有开放的能力。
分享也不是一个愿景,更多是我们如何建立一个平台、一个制度,来实现我们的分享和共享。”
最后,李锋留了个问题给锋锐一众高管,“那你们觉得锋锐现在最核心的能力,或者说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