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刘裕身后的人(2 / 2)

加入书签

刘裕对刘穆之大家赞赏,转任他为尚书祠部郎。

义熙三年(公元407年)十二月,刘毅想削弱刘裕的权力,因此,建议朝廷任命刘裕为扬州刺史,中书令由谢混接替,而中枢事务就交由孟昶负责。

刘穆之听闻了这个消息后,对刘裕说:“晋朝经历过司马道子乱政及桓玄篡位后,天命已移,你以今天的功勋和地位已经是退不下来的了!而刘毅等人是不会心服你的,将来一定会和你有一番争斗。至于扬州是根本之地,不可以由他人掌握,若果放弃就必定会受制于人,权柄一失亦不可再拿回来!所以,你要亲身入朝讨论,巩固扬州刺史的位置,还要接手录尚书事一职,掌握了中枢权力!”

刘裕听从了刘穆之的建议,很好地把控了朝政,让刘毅的计划落空。

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刘裕北伐南燕,刘穆之也随军出征,次年灭南燕后又平定了卢循叛乱。

刘穆之在这两件事上都经常在背后计谋划策,决定要事,可以说,刘裕的成功,刘穆之有一半的功劳。

刘毅嫉妒刘穆之的才华,想要离间刘穆之和刘裕的关系,当下在刘裕面前表示刘穆之权力太重,要小心他。

刘裕却丝毫不在意,对刘穆之更加信任,并升任刘穆之为司马。

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刘裕收拾了刘毅之后,刘穆之进位前将军。次年,刘裕率兵讨伐司马休之,留中军将军刘道怜监留府事,刘穆之加任尚书右仆射,领选,留府事无大小都由他决定。

这时的刘穆之,成了刘裕后方保证的重要人物,相当于刘邦的萧何。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北伐后秦,留世子刘义符监太尉留府,刘穆之再次留镇建康,转尚书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刘穆之在建康总掌朝政,又要支援在外出征中的军队,做事认真稳妥,很好地保证了刘裕的后方。

第二年九月,刘裕灭亡后秦,占领关中,并打算以关中作基地继续进行北伐。

这时就发生了我们前面提到了刘穆之去世之事,刘裕便决定挥师回去。

他之所以在刘穆之一死,就急着回去,那是因为他感到自己在京邑的根本之地已空虚无靠,不回去的话,要是发生政变,自己将无法掌控东晋。

所以,权衡利弊,他还是决定放弃北伐,回去东晋了。

他这一回去,夏国的赫连勃勃趁机夺取了关中。

刘裕要处理东晋内部的事,也无暇理会赫连勃勃。

刘裕回去之后,上书皇帝,称颂刘穆之的功绩,改赠他为侍中、司徒,追封为南昌县侯。

这也算是刘裕对刘穆之多年的付出的一种回报,可惜的是,刘穆之不能帮助他成就帝业,尤其是统一中国的事业。

后来,刘裕篡晋称帝后,对刘穆之非常追念,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赐谥号文宣。

他曾对人说:“穆之若果没有死,就会助我治理天下。现在可说是‘贤人去世了,国家危殆了’!”又说:“穆之死后,人们都轻视我。”

通过这些话,可见刘裕是多么的渴望刘穆之活着帮助自己。

刘裕确实需要刘穆之帮助他,因为,他还有很多的大事需要去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