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四剑并立(1 / 2)

加入书签

阴影褪去,皓月显露,清辉洒下,封天台蒙上了一层银纱,四色分隔的锦绣山河图渐渐朦胧消失,像是嵌入了祭台范围,与大周疆域核心之地——国都长乐连为了一体。

高览人皇剑垂下,淡金浮动,映照印玺,昂藏身躯屹立,在适才弥勒佛祖与鹏魔王两位上古大神通者的压迫下竟无丝毫弯曲和颤抖,似乎脊梁能背负起整个人族和所有文明之光,脚踏九幽,头顶仙界!

听闻弥勒与鹏魔王的宣告后,陷入深深忧虑的少玄、羲娥看到这幅景象,心头竟笃定了不少,仿佛高览才是传说大能而自身不是。

审视念头,排除影响,羲娥终究还是皱了皱眉道:“陛下,烽烟即将四起,以妖族残余大圣归来的强势,弥勒谋划十几万年的厚重,即使有元皇相助,我们也抵挡不了几日,而封天台至少还得一个月的时光才能完成,更别提罗教野心勃勃,一手挑起了传说大能提前苏醒布局的争斗,必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我们该如何是好?”

妖乱大地后期,人皇已是强势,弥勒曾在阿弥陀佛支持下,想要建立地上佛国,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最终还是惨遭失败,只能重新布局,等待末劫,故而羲娥言祂有谋划十几万年的厚重。

见高览冷酷漠然依旧,羲娥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要立封天台时,必定衡量过局势,明白不仅仅要守住封天台,还得守住大周疆域,如今状况当在预料之中,以您过去表现出来的城府和谋划,不该没有准备,没有后手。”

对高览的王者格局。她一向是佩服的。

高览收起印玺与人皇剑,背负双手,往前踱了几步,正待开口,封天台范围外忽然璎珞飘飞。金莲涌现。勾勒出了一道身影,玄袍深重,道冠古朴,俊美五官有着几分先天神灵般的奇异魅力,正是孟奇以无处不在之能直接降临。

目睹这位新晋大能的到来,少玄与羲娥心头都莫名有了几分压力,似乎对方有着某些远远超越了传说的特质。

孟奇迈入封天台范围。呵呵笑道:“事有反常必为妖。皇兄在修建封天台前,未曾广结盟友,交换利益,以势单力孤之态等待着妖族、佛国和罗教等势力的破坏,即使有着锦绣山河图等后手,也非常被动,殊为不智,其中定有缘由。”

正是相信高览非鲁莽无脑之辈。自身才会在顾虑罗教试探的情况下,还通过于半山和齐锦绣布下一子。关键时刻借物显形出手。

而经过小桑的梳理与分析,问题愈发明显。

高览站定,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更显幽深,沉缓道:

“三弟,世事如棋,能走到你我这个层次,即使以往不是,如今也肯定入了大人物法眼,有的事情,朕暂时不便透露太多,只能略略说一句,当初被封印镇压于长乐时,朕身上的事物都遭搜走,事关突破的圣皇魔令与掩盖天罚之物如何回到的手中?”

一直以来,孟奇都对高览秘密证得法身之事有所疑惑,既然是被封印镇压,谁会给他留下圣皇魔令与掩盖天罚之物,难道是他藏得太隐秘,没被搜出来,还是以王霸之气感化了看守,历经波折,重新拿到?

两者的可能都非常渺小,当初高览杀得长乐血流成河,门派强者介入,纵然彼时先以镇压为重,来不及搜身,事后冲和道人与陆大先生回归,以法身的神识,还能让他藏下东西不成?至于看守,要么门派指定,要么与他有着血海深仇,不容半点大意,怎么可能被疯疯癫癫的他感化?

如今听闻高览直承此事,孟奇终于证实了疑惑,至于具体的情况,只能等下和小桑猜一猜了。

“果然如此。”少玄和羲娥松了口气。

高览看向孟奇,薄薄的嘴唇勾勒出一抹微笑:“三弟,听你刚才之言,是想建议广结盟友,对抗妖族、佛国与罗教?”

“然也。”孟奇含笑点头。

逗比大哥何等机智,即使刚才自己只是指出反常之处,他也闻弦歌知雅意。

“上古末年,人皇对抗妖族、佛国和罗教之时,以容纳苍生的胸怀获得了不少盟友,包括玉虚、碧游诸脉道门仙人,包括佛门一些派系,包括天庭坠落后残余的神灵大能,如今不少存活至今。”高览不带一丝波澜道。

广成师兄是人皇之师,九天玄女曾经辅助人皇……孟奇微微颔首,知晓逗比大哥所言不假:“既然如此,皇兄为何不先联络盟友,而是直接修建封天台。”

高览仰头笑了一声,有些微疯狂之意:“若是提前知会他们,与他们做好沟通,封天台修筑之事必然推迟,因为各方势力都还在回归当中,谁也不愿意事态提前激化。”

“如今,封天台已近尾声,局势变得岌岌可危,妖族、佛国与罗教出现结盟,木已成舟,他们只要还想占据先机,不愿意三大势力的同盟一家独大,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时候,放下身段,态度好些,再去寻求帮助,事情会容易许多。”

“合作的前提是利益,而不是够听话够安分。”

说到这里,他神情变得庄严:

“朕是当世人皇,大周天子,哪怕合作,也要拿到主导之位,岂能任人摆布?”

语气淡然,身躯傲立,还是孟奇认识的那位结义兄长,无论是豪迈疯子还是冷酷帝者,或者融合了两大人格的如今高览,胸中都有一股昂扬不屈的骄傲之气。

“可是,会不会太迟了?”少玄没有掩盖自己的担忧。

若自身被摧枯拉朽,那些势力会不会直接放弃大周?

高览看向孟奇,目光平静:

“三弟神色如常,必有教我。”

孟奇嘿了一声:“皇兄慧眼如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