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秋收之际(1 / 2)
晚秋之际,每每到了这个时候,不论是朝廷上下还是民间百姓,要么是担忧,要么是喜庆。毕竟这个时候,是收成的时候,倘若地里的庄稼收成不好,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那么百姓们自然会烦恼,烦恼收成不好,那就没有钱赚,甚至于连口粮都难以解决。而朝廷对于收成不好这种事情更加是担忧,毕竟让百姓们恭顺的第一个条件,最起码的就是要有饭吃。倘若天下的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自然是人心涣散的。而朝廷最怕的就是人心涣散了,那样的话也是最容易出来几个人造反的。
不过好在,这些年老天爷也都很是眷顾大明朝,自从隆庆坐上了皇位开始,虽然说并不是什么天灾**都没有过,但是规模也都是小的很,即便是有些水患或者是干旱什么的,不仅范围很小,而且也并不严重。
而今年,虽然谈不上大丰收,但是也绝不是什么歉收之年,相比起以往来说,也算得上是不错了。不过即便是如此,朝中还是有圣旨降下来,各地赋税减收三成。不敢要小看只不过是减收了三成这么少,全国都加起来,那可是少了很多的。就算是放到一个个农人家中,少交出去三成也能让一家人的下一年过的舒舒服服的。
这也并非是什么大发善心什么的,毕竟今年是新皇登基,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惯例,自然是要得的。而明年,就是万历的年号正式启用的第一年,所以说明年不论收成是个什么情况,这减少税收的圣旨还是会下。因此,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两年将会是让他们过的非常舒服的两年了。
而朝廷里面,虽然说如今冯宝一个人独揽大权,而且即便是能跟他在权力方面抗衡的唯一一人,张居正,也是站在冯宝那一边的。虽然说如今,冯宝也是有了一些独断专行的意思,做起事情来也是有些蛮横了,但是还不算太过,也还没有弄得天怒人怨。毕竟如今,对于冯宝来说,该扫清的障碍也都已经是扫清了,就算是剩下几个和他不怎么对付的人,双方却也不会去主动招惹对方,所以说如今朝廷里也算是相安无事。
实际上,这种时候才是最为应该担心的时候。毕竟如今只是冯宝刚刚掌权的第一年,而他就已经是表现出了蛮横的一面。倘若假以时日,还不知道冯宝到底会变成什么模样。
但是,虽然说朝中的大臣们都不是蠢蛋,也自然是能够预见一番将来会发生的事情。但是,似乎历史上太多的相同情况让他们觉得,或许考虑的太多了也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有些事情,还是得过且过的好一些,就算将来,事情会变得糟糕无比,但是起码现在能够相安无事,这也就足够了。
所谓的人心便是如此,只满足于眼前。并不是说人们太蠢,或者说目光短浅,看不到将来的情形,而是说他们不愿意看到罢了。
总之,如今算是平静了。不,也不能说是平静,起码朝中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情,倒也是给了这些人一个转移视线的机会。
陈文川来到京城的第三天,由于虽然是王崇古单方面放了他的假,但是陈文川毕竟是朝廷的三品大员,而且在军中也是有着许多的人马,所以说他的动向也自然是要报备朝廷的。
而既然陈文川人在京城,宣旨的人也自然是不用再大老远地跑去山西了,直接是来到了张凡的府上。老实说,宣旨的这些太监,其实比较喜欢去外地宣旨,毕竟能够趁机远行一番,还能够捞到不少的油水。但是他们并不喜欢去军中对军人宣旨,那可没有什么油水捞,毕竟那些当兵的大都是死板的很,不通人情世故。
显然,这个惯例在陈文川这里就应验了,陈文川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根本就不在乎也不想那么做。倘若是以前,他可能还会因此而惹上什么麻烦也说不定。不过现在,他的女婿是锦衣卫的都督,哪里会有人去招惹他。
不过即便是如此,张凡还是命人给了那前来宣旨的太监一些钱财。在那太监欢天喜地地离开之后,陈文川也是和张凡谈起了这件事情。不过虽然他讨厌这些事情,但是这不代表陈文川就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说起来,这一次陈文川的平级晋升,有些巧合了,毕竟事先就连陈文川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会突然之间放假前来京城,王崇古给他的假期完全是一时之间的心血来潮罢了。倘若他是在军中接到圣旨的话,只要不是朝中实在是太过缺少人手,甚至是到了少了这个刑部左侍郎就不行的地步,那么他接到圣旨之后也得要处理完军中的军务才能动身前往京城。
不过现在,他既然是在假期中,那也就意味着军中的食物定然是处理好了的。所以,陈文川接到这份圣旨之后,也根本就没有必要回到山西去,第二天就直接要到朝中去报道了。至于山西那边,只要朝廷再派人给王崇古送去一则公文,也就算向王崇古负责了。
不管怎么说,总之陈文川将会接人刑部左侍郎的这件事情已经是成为定局了,只不过第二天他还要上朝,然后去走个过场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