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507节(1 / 2)

加入书签

就在当事人们出离了愤怒,打算暴力抗法的时候,郑家一文钱不要的把土地给还了回去,并且上了请罪认错的折子,表示这块土地是家族中的一个管事买的,当时买的时候说是土地廉价,却不知其中另有隐情,郑氏无意之中竟为大晋做了不好的示范,实在是愧疚吧啦吧啦。

反正那十顷的地给送回了岐州刺史府名下。

然后皇帝徇私,直接将这一块地拨给了职田紧缺的户部。

魏知等大臣睁只眼闭只眼只作不知。

其他各家看见,一时迟疑起来,然后刑部联合地方县衙的人抬着铜钱上门要赎买田地……

有的人家默默地将地交了出去,但也有的人家直接闭门不见,说是不在家。

这个时期很敏感,春耕已经结束,地里的庄稼已经长定,麦子转黄,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收了,此时赎买土地,便是底下的佃户也不同意呀。

即便朝廷已经明言,这一年的土地收成依旧是属于他们的,朝廷只先赎买,秋后才会正式接手,但佃户们还是被鼓动的鼓噪起来。

明天见

第2596章 剖心析肝

皇帝将手中的折子丢下,冷哼了一声。

其他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思,太子提议道:“父皇,不如让禁军过去走一趟。”

皇帝就瞥了他一眼道:“只不过是些佃户闹事而已,何至于需要禁军过去?”

太子:……闹事的是佃户吗?分明是那些地方大族。

不过他也就在心里腹诽,没有说出口。

魏知也不想用太激进的手段,用禁军速度倒是快,但同样后患无穷,其他地方大族看见了,只怕对朝廷也会戒备敌视起来。

此时不宜激化矛盾。

因此他提议道:“陛下,不如挑选一些官员去岐州巡视安抚。”

皇帝连连点头,他也是这意思,于是目光扫下去,问道:“诸位可有好的人选?”

殷礼目光一闪,出列道:“陛下,臣觉得可派唐鹤过去,若果然有地方大族在鼓动佃农们闹事,他应当能查出,也可借此将他们绳之以法。”

没有证据,他们不好动手,但如果有证据就不一样了。

但事儿不是很大,让朝中的几位大臣出面是不可能的,倒是可以从年青官员中好好的挑一挑。

殷礼就觉得唐鹤不错。

老唐大人眉眼跳了跳,没说话,皇帝也不问他的意见,而是转头问魏知,“魏卿以为呢?”

魏知行了行了后道:“可。”

殷礼便满意了,于是问道:“陛下以为谁能接任长安县县令之职?”

皇帝敲了敲桌子,沉思起来,要做长安县的县令,首先出身不能低,不然压不住这满朝文武,勋贵世家;其次脾气不能软,不然是个墙头草,他的长安岂不成了筛子?

也不能太硬,不然干不了几个月就出事,他还得给他擦屁股,到底是谁给谁当县令?

皇帝沉思起来,半天后道:“郭誉倒是不错。”

不说魏知,老唐大人就几欲吐血,他没好气的道:“陛下,郭誉现在是万年县县令。”

虽说万年县和长安县品级一样,但长安县县令就是在万年县县令之前,郭誉失职,本来就要外放出去的,结果你现在还想把人提到长安县来,这不就是左手换右手,更趁手了吗?

赏罚不明怎么管理团队?

皇帝却觉得既然田庄械斗有内幕,那就是不可控的,有心算无心,让郭誉怎么躲?

所以这一点儿是可以原谅的嘛?

殷礼想了想,觉得自己已经提拔了一个下属,再提拔一个也没什么,于是对皇帝的说法表示了赞同,要是真想罚郭县令,可以从别的地方罚嘛,比如罚他两年的俸禄,上个请罪折子之类的。

老唐大人想了想还是不答应,有些规矩还是要讲的,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这件事不能是例外。

这件事就暂时被搁置了,皇帝想了想,留下白善,问他,“你觉得郭县令如何?”

作为中书舍人,皇帝会时不时的问政,这是正常操作,因此白善也正常的回答道:“臣觉得不错。”

他想了想后道:“虽说要赏罚分明,但偶尔破格录用也未尝不可,田庄械斗一时郭县令是失职,但也有些无辜。”

皇帝深以为然的点头,笑问:“如此一来长安县县令有了,但万年县县令又没了,你觉得谁合适?”

白善认真的想了想后摇头,“臣知道的人有限,陛下或许可问魏大人等。”

“朕倒是有个人选,”他看着白善笑道:“朕觉得你不错。”

白善惊讶了一下,然后立即请辞,“陛下,臣不合适。”

皇帝问他,“你怎么不合适了?”

白善道:“万年县和长安县一样为京城郭县,非常重要,每一任县令皆有过管理地方的经验,而臣初入官场,从翰林院出来后便进了中书省,并无经验,臣来管万年县,只怕回辜负陛下的厚望。”

皇帝蹙眉思索。

白善见状,趁机道:“陛下,臣想选外放。”

皇帝眉头皱得更紧,“你才晋升中书舍人多长时间,怎么就想外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