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悲泉共幽咽3(1 / 2)

加入书签

次日清晨,东方天际刚有一线朝阳露头,孔丘与蘧伯玉便已起身,看到孙奕之和青青在正殿中央相对而坐,盘膝屏息,犹如两尊雕像一般,不禁轻轻点了点头,对他们的知礼晓事表示赞许。

孙奕之昨日已经趁着扶他回来休息的功夫,悄悄地将自己与青青的事简单说了一下,一则是让他老人家心中有数,二则是提前打个准备,免得讲究礼法的老师看到他们过于亲近而引起误会。

孔丘这会儿看到两人如此正襟危坐,哪怕同处一室,也未有亲近之状,倒也安心了几分。昨夜初见青青之时,他也吓了一跳。

孙奕之是他这么多学生里,教的时间最短,却最为特别的一个。他不似宰予那般叛逆得愤世嫉俗,也不似子路般耿直得近乎无私,正如他家祖所著之兵法,第一句便是,兵者,诡道也。兵家重得失胜负,君子则重义轻利孔丘原本并不想收这个学生,只是碍于一人的面子,方才留他随学一年。

尽管那时他不过八九岁,却早已开蒙,虽为兵家子弟,能走便开始洗筋伐髓,三岁开始习武,却也不曾落下过读书识字。也正因为他天赋出众,过目不忘,举一反三,孙武才会全力栽培这个长孙,用尽了人情,几乎相识的老友都被他骚扰个遍,孔丘作为当世圣人,他自是想尽办法将孙奕之送来求学。

短短一年,孔丘便看出了这个徒弟的狡黠之处,他在待人接物上完全可以做到以礼相待,煦煦君子之风,丝毫不差。可对于他想要得到的东西,他却从不谦让,哪怕对上比他大十几岁的世兄,也毫不退让,偏生他年纪虽小,一身武功却格外出众,结果搞得那些师兄们反倒怕了他。

这样一个学生,离经叛道之事做来皆属寻常,孔丘原本还担心他归家之后,杀戮太重,却不想他竟为了救伍子胥家人,而放弃荣华富贵,虽被吴王视为叛逆,但在他眼里,却不失为君子之道。

如今鲁国已安,冉有让孙奕之送信过来,一则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二则是为他归国做准备,孔丘周游诸国,一心想实现自己以礼治国的理念,却屡屡受挫,到如今已是心灰意冷。哪怕昨夜卫王想要请他出仕,他也明白,那是因为子路在孔俚封地为宰,治理得当,收益日增,才让卫王动了心,再加上如今孙奕之到来,他身边弟子文武兼备,便成了卫王眼中的大才。

说到底,卫王看到的,是他们能带来的利,而非孔丘做追求的礼。

因此他才会借着卫王得位不正,名不正言不顺之理,谢绝出仕于卫。

不仕于卫,并不等于他放弃自己的理想,他依然希望,这次回到鲁国,能再现辉煌,打造一个国富民强的礼仪之邦。而他如今的精力有限,若能得孙奕之这般文武全才之人在旁襄助,必然事半功倍。

就冲这一点,他的些许张扬失礼之处,孔丘也就默默包容下来。

孙奕之并不知道这位老师如今的心理变化,只是一睁眼便看到他与蘧伯玉在意旁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吓了一跳,急忙起身行礼,见过两位长者。青青跟着他有样学样,亦是抱拳行礼,长揖及地,倒是引得二老都忍俊不住,笑了起来。

“免礼免礼!”孔丘伸手虚扶了一下,便对孙奕之说道:“一看这就是你教的,好的不教,把人家好端端的姑娘带成这般。先前你说赵家姑娘出身晋国赵氏?”

青青看了孙奕之一眼,见他一脸的苦笑,便明白他是为了替自己抬高身份,这些世家贵族出身之人,对门第出身看得格外之重,只是不知他在乎的,是这位享誉天下的圣人的看法,还是他自己的心结。她略一沉吟,还是坦白地说道:“我阿爹和阿娘早已脱出家族,我是在越国苎萝村长大的,从未见过赵氏之人。”

“原来如此。”孔丘意味深长地看了孙奕之一眼,微微一笑,他活了六十多年,如何看不出来,这女子身上的气度,质朴无邪,浑然天成,宛若一块璞玉,绝非世家之人,“无妨无妨,赵姑娘天真淳朴,又有一身好武功,不知师从何方高人?”

青青听他口气和蔼,笑容慈祥,也松了口气,坦然答道:“我师父从未说过他的名字,只让我跟白猿练剑,其他什么也没告诉我。”

孙奕之急忙说道:“青青的师父是世外高人,早已隐逸山林,我也未曾见过。两位先生不若先去用过朝食,再一同去昭阳殿看看龙图清理的如何了。”

蘧伯玉点点头,看出他们师徒之间暗潮涌动,轻笑道:“走吧。这龙图关系甚大,我们还是早些去看,或能有所体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