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各方博弈一(1 / 2)
有了柴孝和这等理政能手的帮衬,张君武终于放开手脚开始整军了,先是从擒获的战俘中挑选出四万精壮,而后将齐郡军与裴部彻底打散,连同新兵一起整编成一支两万五千人马的满编军,剩下的三万余人马则以乡兵的名义存在,可实际上么,也就只是装备稍差一些而已,训练大纲乃至训练量皆与有编制的部队毫无区别,待遇上也同样如此。
张君武在三县境内又是筑城,又是扩编军伍,动静弄得如此之大,洛阳那头可就真沉不住气了,接二连三地派出了使者,措辞一次比一次强硬,不单要求张君武到洛阳述职,更要求张君武停止扩军与建城,对此,张君武一律不加理会,该说的客套话说,该做的事照做,弄得洛阳那头的诸多留守们火大不已,官司打到了御前,双方都是连连上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远在江都的隋炀帝一时间都不知该听哪一方的才是。
隋炀帝从来都不是个很有耐心之人,见得洛阳方面与张君武之间实在闹得太过了些,明显是不耐了,直接下了道诏书,着即将抵达洛阳的王世充负责调解此事,并严令两造不得再胡乱生事,又下旨催促从幽州出兵的薛世雄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及早平灭河南匪患云云。
王世充紧赶慢赶,都还没赶到洛阳呢,噩耗就接二连三地传来了,先是幽州军在沧州河间七里井突遭窦建德所部奇袭,全军覆没,薛世雄仅以身免,紧接着,黎阳仓遭瓦岗军李密部突袭,城破,八千守军尽丧,天下第二大粮仓落入瓦岗军手中,李密再次开仓放粮,引天下豪杰来投,短短十数日之间,瓦岗军的规模已从十八万余一举扩张到了五十余万之惊人地步,与江南的杜伏威、汴州的卢明月等各路反贼歃血为盟,发檄文,声讨隋炀帝,天下应者云集,隋炀帝为之震怒不已,连下三道诏书,勒令王世充一到洛阳便调集关中等各处援兵出虎牢关平叛。
“敢问来的可是张君武、张将军么?”
大业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王世充终于率部赶到了洛阳,一到地头,第一道命令便是召张君武即刻到洛阳议事,对此令,张君武倒是没再找借口推脱,一接到将令,紧着便领三百亲卫策马往洛阳赶,这才刚到城门口处,就见一布衣中年领着两名兵丁,从旁迎上了前来,很是客气地抱拳行了个礼。
“正是在下,敢问您是……”
这一见来者身形魁梧,高鼻深目,样貌堂堂,明显不是等闲之辈,张君武自是不敢托大,紧着便翻身下了马背,很是谦和地抱拳探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张将军客气了,某家王世充,久仰张将军之贤名,冒昧前来,多有搅闹,还请张将军勿怪才好。”
中年汉子面带微笑地自报了家门,赫然竟是新任河南道讨捕大使王世充。
“末将河南道讨捕副使张君武参见大将军。”
张君武还真就没想到王世充会这般轻车简从地前来迎接自己,大惊之下,赶忙再次一躬身,行了个觐见之礼。
“张将军不必如此,在下久闻将军之英名,惜乎始终缘悭一面,今日一见,果然胜似闻名,将军少年豪杰,实古来少有之将才也,好,好啊。”
王世充一伸手,紧着便扶住了张君武的胳膊,不让其真尽了礼数,口中更是啧啧连声地夸奖着张君武,浑然就一派礼贤下士的长者之形象。
“大将军过誉了,末将实不敢当。”
不得不说,王世充的演技相当之了得,若是换了个人来,指不定真就会被其忽悠得找不到北了,然则这一套对张君武显然没用,此无他,张君武早就知晓王世充不过就一反复小人而已,又怎可能真被其之热情感动了去,当然了,以张君武的城府之深,却是断然不会将对王世充的鄙夷带到脸上来的。
“当得,当得,将军于荥阳,两千破敌三万不说,还敢于夜袭敌营,此番剿灭裴仁基父子反叛之余,又一举荡平仓口城数十万之敌,可谓智勇双全也,王某能与将军共事,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王世充显然很满意张君武表现出来的恭谦模样,一边拍着张君武的胳膊,一边历数着张君武掌军以来之战绩,夸奖连连间,拉拢之意味当真浓得可以。
“大将军谬赞了,连番战事之所以能胜,上有赖于陛下洪福齐天,下靠将士们用命,张某岂敢居功哉,末将可是久闻大将军善战之名,今能在大将军麾下效力,幸甚,幸甚。”
以张君武的精明,又怎可能不知王世充此番前来迎候,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根本没安啥好心,左右不过是想看看能不能将他张君武引为己用,若是不能的话,只怕在接下来的军事会议上,王世充必然会全力出手打压,那乐子可当真小不到哪去,为避免麻烦故,张君武自是乐得多表现一下自己的谦逊之为人,算是给王世充留一点想头也罢。
“张将军切不可这么说,你我份属同袍,同舟共济乃必然之事,王某不过蒲柳之姿耳,还须得张将军鼎力相助,万不可藏拙啊,若不然,王某可是不答应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