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海洋警察署(2 / 2)

加入书签

“恩,是该处罚他们了。”

“局长早该扣押他们了,这样他们才会交罚款,您看前面就是小黑山岛了,再向前就要到达可居礁了,但还是有中国的渔船进来,要知道这里可是我们的专属经济海域。”

从这里,下面是黄海日向礁,日向礁的下方即为我国东海的苏岩礁,在这两个岛礁上,韩国都修建了人工建筑,韩国向我国大陆一侧海域伸腿扩张,真可谓是明目张胆和贪婪至极。

目前韩寇正在我国黄海筑巢,在日向礁搭建违章建筑,名曰“可居礁综合海洋科学基地“简称第二基地,预计2007年内完工,他们是以科学研究之名行占地圈海之实;如意算盘是把日向礁加高加固,露出水面,使人工岛基地永久化、国土化。

在以此为基点,向外再延伸12海里的领海和12海里的毗连区,再徐图向西推进扩张,和中国谈判200海里经济专属区,他们不承认我国外磕脚和麻菜珩的领海基线的地位,意图狮子大开口在日向礁和中国江苏海岸线之间,划一条平分线,做梦想占到黄海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海域,贪婪之心与城府算计远远超过日本在东海。

“可居礁”上的有“第二海洋科学基地”。其位置在小黑山岛西侧47公里处,水深15米的地方,“基地”整体高51米,水面上有26米约10层的大楼高,重523吨,面积330平方米,相当于他们2003年在我国苏岩礁上兴建的“离於岛基地”的四分之一的规模。上面配备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和海洋研究人员,全名叫“可居礁海洋科学基地”。

韩国在我国东海苏岩礁上兴建了所谓科学基地之后,于黄海日向礁上面修筑的又一人工钢筋铁骨,用来住人占地,将来以此据点继续向西扩张、占海。

实际上可居礁决不可居,韩国侵占我国黄海上的水中暗礁 -日向礁- ,众所周知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是我国的四大海,中国的传统历史海域,日向礁是我国黄海的一个水中暗礁,在水下7点8米处,位处中国的领海基点向外延伸的200海里经济专属区之内,也处在我国大陆架上。

但现在韩国以日向礁离他们的小黑山岛较近的理由、以及黄海划界应该以中间线划分,而日向礁在中线以东的借口,迅速抢占了黄海日向礁,此两项说法实属牵强与诡辩,但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事实了。

韩国政府拨款59亿韩元,总共投入100亿兴建的钢筋人工建筑,已经在日向礁上搭建,即将竣工,预计2009年10月完工,并且已在2006年12月将他改名为“可居礁”,来势汹汹锐不可挡。

老祖先留下来的海域大幅缩小,韩寇以科学研究为名向我扩张,一腿揣进我国内海,正在搭建违章建筑非法筑巢,而我国家上层有韬光养晦的政策及和谐世界的考量,暂束手无策。

中国黄海的日向礁,位于北纬34度00分41秒,东经124度53分19秒,是我国海底大陆架的一部分,日向礁海区是辽宁、山东、江苏、浙江渔民捕鱼的传统渔场,黄海是我国的历史势力范围,此海域属中国如同渤海一样的毋庸置疑!中国黄海绝不容许外国来平分和瓜分,北部湾和南海已被东南亚诸国瓜分,日本又来要求平分东海,黄海绝对不能再丢,否则渤海湾亦危矣。

小黑山岛在我国宋、元、明朝时代的时候还是我国渔民和海盗的休憩地、流亡海外人士以及前赴日本、朝鲜文人墨客商贾的必经水路、补给站。当时岛上华人和朝鲜人交替往复,直到明清海禁之后,朝鲜移民才占了上风,逐步确立优势,才渐渐地成为了朝鲜的海外岛屿。

小黑山岛距离朝鲜半岛本土遥远,近代为朝鲜流放犯人的地方,朝鲜民间称此地为“可以听见中国鸡鸣之地“足见其之遥远,而近乎中国!

南朝鲜当局独立以后,在此树立了“大韩民国最西南端“石碑一座,可证明韩国之西南仅止于此。 黄海也在近30年被韩国渐进的更改为“西海“了,不只他国内的教科书和地图出版社,在国际上也要求各大地图出版社在yellow sea之旁加注英文西海(west sea)或韩语的西海拼音(seo hae),只是比较低调,不如他要求日本海改“东海“高调而已。

小黑山岛位于韩国全罗南道西南端的岛屿。属全罗南道。位于北纬34°5′,东经125°7′,是韩国的最西南疆界。面积13.7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5千米,最高点为639米,人口约1.3万。大部为芦岭山脉与小白山沉降的顶部。海岸线平直。耕地少,水产为主。沿岛风浪高,雾大,西北端设有灯塔。

金正浩道:“我们到小黑山岛上休息一会。”

“是,局长。”

他们的话才刚说完,就看到前方有几艘渔船,等靠近了,发现全是中国人的渔船,他们马上靠拢过去,并且开始喊话让他们停下接受检查,可那几艘渔船并没有听话熄火,而是快速向西驶去。

金正浩皱了皱眉头道:“发射一枚空心弹警告他们一次,要是不听劝告,就把他们撞沉。”

“是,局长。”想到自己即将成为本国英雄,要知道可不是谁都有机会撞沉中国渔船的,这位怀着无限憧憬的海警快速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前方的中国渔船立即停船接受检查,要不然我们就要开炮了。”喊话刚结束,就听到一声巨大的炮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