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方案(2 / 2)

加入书签

当时,中国空军在中东部署了一百架大型电动运输机与数百架战术运输机。

如果不是中东国家都盛产石油,而且沙特、伊拉克等国拥有较为完备的石油化工工业体系,能够提供大量航空燃油,不然中国空军部署在中东的战术运输机,将成为制约中国军队作战能力的主要因素。

别忘了,中国空军的战术运输机用的是烧油的涡轮发动机,而不是电动机。

根据这些因素,巴拉姆做出了准确判断,即中国军队在中东的后勤保障体系,最多只能支持四个集团军,而且只能保证三个集团军获得足够的补给,另外一个集团军必须部署在战线后方。

显然,这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如此一来,巴拉姆提出的作战计划就有了成功的基础,或者说是取得重大战略胜利的基础。

原因很简单,只要实现了战役目的,中国陆军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由守转攻。

在无法守卫整条战线的情况下,中国陆军要想稳住中东战局,就只能主动进攻,迫使美以联军进行防御。

问题是,在后勤保障不力的情况下,中国军队能在进攻中取胜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因为进攻对后勤补给的需求更高。

如此一来,就只有一个结果,即中国陆军将在进攻中消耗大量兵力,美以联军则能以守为攻,等到中国军队丧失了进攻能力之后,再发动一次决定性反击,攻占叙利亚,结束中东战争。

战后,就有很多人认为,如果巴拉姆的战略规划能够得到落实,美以联军将在二零五三年底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确实存在这种可能,只是美以联军必须为此齐心协力。

可惜的是,要让巴拉姆与罗林森齐心协力,比击败中国军队还要困难。

在极不情愿的接受了马歇尔的命令之后,罗林森变得非常消极,只承诺在叙利亚战场上牵制中叙军团,约旦境内的进攻行动则由以军承担。

显然,这让巴拉姆非常不满。

闹到最后,马歇尔不得不亲自出面,让罗林森动用两个师的兵力,接替助手德拉的十五个以军旅,担负起叙利亚战场南面的防御重任,以便让巴拉姆集中主力的兵力,在约旦发动大规模进攻。

问题是,这个折中的方案,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难以做到保密。

要知道,如果德拉的守军发生变动,就是在明确无误的告诉对面的中叙军团,美以联军即将发动进攻,而且主力是以军。如此一来,虞世辉、蒋博文与鲁立毅就能判断出,以军将在约旦发动进攻。

后来,就有人认为,如果美军替换的是戈兰高地上的以军,情况会大不一样。

原因很简单,戈兰高地上的战线相对稳定,而且离美军防区较近,因此兵力变动不大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有趣的是,当时马歇尔提出了调换戈兰高地上的以军,却被巴拉姆拒绝了。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戈兰高地直接关系到以色列本土安全,如果中叙军团在美以联军换防时发动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二是戈兰高地上的以军,都较为擅长打防御战,而德拉的以军则更加擅长进攻,也就更加适合在约旦境内的战斗,不存在作战上的问题。

事实上,巴拉姆并不希望以换防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兵力,而是希望美军参与进攻。

说得直接一点,他希望获得两个美军师的指挥权。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巴拉姆提出,让这两个美军师充当预备队,并不承担前期的进攻任务。

可惜的是,罗林森坚决反对让巴拉姆指挥美军。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马歇尔也反对由巴拉姆指挥美军。

也正是如此,才有了让美军替换德拉守军的折中方案。

问题是,美以联军在前线的大规模调动,等于替中叙军团敲响了警钟,也就让中叙军团有了足够高的警惕性。

二月前三天,虞世辉向安曼增派了相当于一个旅的作战部队,并且空运了足够装备一支突击集群的地面战平台。

紧接着,中叙军团在中东战场上主动发起进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