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用其极(2 / 2)

加入书签

到二零五三年底,美国海军攻击核潜艇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一百六十四艘,在太平洋舰队里面有一百二十艘。这些潜艇中,至少有三分之二能够出海作战,另外三分之一要么在港口里维护,要么在返航途中。

也就是说,美军可以动用的战略核潜艇多达八十艘。

要知道,大战爆发前,美军拥有的战略核潜艇总共还不到八十艘。

这些潜艇中,有二十艘被派往澳大利亚,在珊瑚海与塔斯曼海活动,主要用来对付南下的中国潜艇。

其余六十艘,全部被弗伦奇派往西太平洋。

按照弗伦奇的部署,这些潜艇只一个任务:伏击前往所罗门群岛的船队与舰队,阻止中国海军向前线增兵。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策略。

到达旺乌努岛的陆战队只有四个师,不足以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因此中国陆战队要想继续进军,就得增派作战部队。即便中国陆战队不打算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而是以火力打击的方式压制该岛上的美军,也得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后勤补给的压力不会小到哪里去。

只要切断了海上航线,旺乌努岛上的中国陆战队就不足为惧。

只是,仅靠潜艇,显然不可能完全切断海上航线。

为此,弗伦奇开始在威克岛做手脚,在这里部署了数十架反潜巡逻机,用来监视从马里亚纳群岛到所罗门群岛的航线,主要是监视南下的运输船队,为潜艇提供战场信息,帮助潜艇作战。

当时,弗伦奇还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地区部署了一百多架反潜巡逻机,并且让这些巡逻机冒险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北上,在密克罗尼西亚南面、以及菲律宾海巡逻,搜寻从琉球群岛前往所罗门群岛的运输船队。这些巡逻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后来至少有六支船队遭到潜艇伏击与之有关。只是在这个方向上,美军巡逻机必须面对中国战斗机的拦截,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到所罗门群岛战役结束的时候,美军在这个方向上损失了近两百架巡逻机,以及大约一千八百名机组成员。当时,美军把前往密克罗尼西亚与菲律宾海搜寻运输船队的行动称为“死亡任务”,就是因为出动的巡逻机中,有四成无法返回基地,而且被击落的飞行员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打破交战是弗伦奇的一个办法,但不是全部办法。

到年底,聚集在澳大利亚的舰艇已经超过了八百艘,大部分都是小型舰艇,特别是导弹艇与水翼艇。后来,美军还利用澳大利亚的造船厂,大批量生产速度在六十节以上的新式水翼导弹艇。

这些小型舰艇对登陆舰队、运输船队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从某种意义上,其造成的损失超过了美军其他作战部队。特别是在夜间,这些由玻璃钢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小型舰艇很难被雷达发现、也难以被肉眼看到,往往能够出其不意的发动袭击。后来,美军还研制出了由燃料电池驱动的高速导弹艇,就更难以被探测到了,因为这种导弹艇没有明显的红外辐射特征,也就不容易被红外设备探测到,而在夜战中,红外夜视仪是最主要的探测设备。

针对美军的导弹艇突击,中国海军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

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由驱逐舰组成编队扩大巡逻范围,而且为驱逐舰配备专门用来对付小型舰艇的武器与弹药。最有效的武器,就是七十毫米电磁速射炮,所需要做的,只是为电磁炮提供高爆弹。

实战证明,密集的弹雨在对付小型舰艇时同样有效。

除了被动防御,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主动进攻,打击美军舰艇所在的港口。

从二零五四年四月份开始,在轰炸机群规模扩大之后,中国空军就开始重点轰炸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的港口,还数次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动轰炸机,长途奔袭新西兰,轰炸了惠灵顿等地的港口。

当然,袭击运输船队,也是打击美军的有效手段。

“金枪鱼”级全电动潜艇大批量服役之后,就集中在西南太平洋上活动,伏击美澳航线上的运输船队。为了支持潜艇作战,陆战队还随后攻占了新乔治亚岛,并且在这里修建了三座专门供远程巡逻机使用的机场。此外,海军在二零五四年,用大型电动运输机改装了航程超过两万公里的远程巡逻机,专门用在太平洋战场上,执行搜寻美国船队、协助潜艇作战的任务。为了掩护这些远程巡逻机,海军还在j-33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作战半径达到三千公里的j-33c。

总而言之,双方都在想方设法的压垮对手。

只是,到了二零五三年的最后一个月,另外一场重头戏开始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