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2)

加入书签

秦放点点头:“你可以下去……”

杨海燕叫住他:“等一下。”秦秋芽的事情一直没有跟陶山说,她眼见的陶山比以前成熟了,也成长了,对陶山倒是有些看好。

陶山看向杨海燕:“乡君?”

杨海燕道:“陶山,你今年多大了?”

陶山听了心一动:“今年二十二了。”乡君要给她介绍对象吗?要么?他好期待。作为一个二十二岁的光棍,他也很想娶妻生孩子的。但是,没有人给他介绍。

二十二岁了,放在古代就是“大龄剩男”了,不过陶山在秦放身边当值,如果是老家那边,估计也是“抢手货”,只是在这里没有人给他介绍。想到这里,杨海燕问:“你家里可有给你说亲?”

陶山赶忙道:“没有没有,我出来服军役的时候,刚好是说亲的年纪,但是因为要服军役,怕耽误人家姑娘,家里不敢给我说亲。后来服满军役就在将军手下了,回家看了爹娘,他们是想说亲来着,可……可我又赶着回将军这边,也没相中的姑娘。”陶山的内心很期待,乡君这是要给他介绍姑娘吧?是吧是吧?不知道会介绍怎样的姑娘给他。他一双眼睛期待的看着杨海燕,比起平时的低头和沉默,今天整个人格外生动了些。

杨海燕听闻,便问了:“那你对姑娘有什么要求吗?”她介绍人是按照现代的方法来的,了解了女方的要求,再问男方的要求,这样比较容易介绍。

陶山道:“只要贤惠一点便好。”

杨海燕一听,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古代男子都是喜欢贤惠的姑娘。不过:“陶山,你随我来书房。”

陶山:“哎。”

秦放看着陶山跟进去,他也跟了进去。

杨海燕道:“你坐,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陶山看了秦放一眼,他是秦放的下属,秦放没让他坐,他自然是不敢坐的。

秦放道:“你坐。”

陶山这才坐下:“乡君请问。”

杨海燕:“你对入赘有什么看法?”

入赘?陶山一愣,接着果断道:“乡君,我不愿意入赘。”陶山想了想,又不补充道,“一般会招婿的人家,家里条件那都是挺好的,我不愿意为了钱财而娶人家姑娘,然后入赘被人看不起。”

杨海燕倒是没有多想:“那如果姑娘很好,对方家长也很好,你也不愿意入赘吗?”

陶山摇摇头,又大胆的问一句:“姑娘家想要招婿,是想要一个孩子吧?”

杨海燕道:“对,对方家里只有一个女儿,所以想招婿要个孩子随着娘家姓。”

陶山道:“那我还是不愿意入赘。”

杨海燕也没有多纠结关于入赘这个问题,她又问了一个问题:“那如果不入赘,第一个孩子跟着女方姓呢?”

陶山不解:“这是?”

杨海燕道:“可以不入赘,但是生的第一个孩子跟着女方姓,你愿意吗?”

陶山犹豫了一下,他也不是笨蛋。能让乡君介绍的,对方和乡君必然很熟悉,甚至关系还不错,这是其一。其二,对方和乡君有关系,那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乡君不可能介绍品行差的姑娘给他。想到以上两点,陶山道:“我可以见见姑娘吗?”

古代人不讲究爱情,所以陶山也没有想过什么眼缘不眼缘,对方品行好,家境不错,如果长相不是很抱歉,他会接受。第一个孩子跟对方姓也没什么,总归是他的孩子,他们也不可能只有一个孩子。

杨海燕道:“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看中了对方,要三年后才能成亲,你能同意吗?”秋芽现在十三岁,她不可能要求对方十八岁成亲,然后再生孩子,但是,让秋芽等到十六岁再成亲却还是可以的。毕竟秦秋芽不是她的女儿,对秦三叔秦三婶他们来说,十六岁是最适合成亲的年龄。

如果是自己的女儿,她会让对方十八岁或者二十岁再成亲。

陶山一听要等三年,只有一个想法了:“对方要守孝吗?”

第191章

杨海燕听到陶山的问题, 觉得陶山很会想啊,但是她没有明着回答:“不管什么原因,你愿意等三年吗?”

陶山今年二十二岁了, 他是想早点成亲的。但是跟着秦放这两年, 他也有见识了, 再说又跑了好几趟进城,路上所见所闻, 也扩大了他的眼见。他道:“愿意等。”等待的这三年, 就当是相互了解的过程。娶妻娶贤, 在三年中, 总能发现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觉得挺好的。“乡君,请问对方是?”

杨海燕笑了笑:“姑娘家的名字我就不便说了, 我到时候问问人家是个什么看法,如果人家觉得好, 我再介绍你们认识。不过,我会把你的名字告诉人家, 你觉得可以吗?如果不可以,我也可以不说你的名字。”

陶山道:“我没关系,您告诉他们便可, 而且在我们老家,相看本来也是把名儿什么都说的。”

杨海燕道:“那行,我这没事情了, 等有消息了, 我再告诉你。”通过这短短的聊天,她看得出陶山是个有主意的人,而且不主意不小, 或许他爹娘都左右不了他的主意。其实,她是喜欢有主意的男人的,只要不是大男子主义就行。

陶山起身,看向秦放:“将军可还有事情?”

秦放挥挥手:“你且去休息吧。”

陶山:“是。”

陶山从内院出去之后,并没有马上休息,而是把存着的月例拿出来,然后给这次随他去京城的侍卫们每人两百文,两百文是侍卫们一个月的月例。如果他今次没有得皇上的奖赏,他也不会给,但是皇上奖赏了,自然也有其他侍卫的一份功劳。

给出之后,他还有八两银子,陶山把八两银子藏了起来,想到了杨海燕的话,他觉得自己娶媳妇的本钱又丰厚了些。说起来,跟着秦放的这两年,他存了五两银子了,当中每年给老家的爹娘捎去五百文,剩下的就是这些,他都存着。

老家的爹娘他是要养的,但是将来小家的钱他也是要存的。看着突然多出的银子,陶山很满足。他又去冲了个冷水澡,然后呼呼大睡了,连饭都不想吃了,累的。

内院里,杨海燕和秦放也都洗好了澡,杨海燕躺在床上,看皇上给秦放的密信,而秦放则在一边扇扇子。在秦放心中,原本就是天大地大,媳妇最大。现在媳妇怀孕了,就更加大了。

杨海燕看完信,有些惊讶:“皇上给了你十万两银子让你养马?”

秦放道:“嗯,是十万两的存款单据,得去钱庄取钱,不过云襄县没有这个钱庄,我得去鹤洞府城。皇上大概是从老师那边知道我在养马的事情,老师的家书不是到京城了吗?估计他给皇上的折子也到了。”

杨海燕一听:“那皇上还挺大方的,竟然舍得给十万两银子让你养马。”

秦放:“……我没银子,他如果不给我,我怎么养?而且十万银子看似很多,但是马场捡起来,人员聘起来,也要开销。最大的开销就是马的饲料了……”话到一半他突然打住,过了一会儿又道,“如果建马场的话,这边的土地不是得买?那银子更加不少了,我得跟皇上商量一下,这边的土地自己开荒出来,这样买土地的银子可以省了一大笔。”说着,秦放起身,“我这就去写信。”

杨海燕:“你别着急啊,你现在写,明儿陶山也不能去送信,总得让人休息几天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