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优质客户(2 / 2)
这种情况几乎出现在了各个代理点上。各个代理商都非常着急,为什么呢?明明可以自己赚的钱,却让外人赚去了。而且真正的消费者却没有落到半点实惠。
面对这种情况,王宝来却不着急,他倒要看看那些二道贩子能够把他的米酒炒到什么样的价位。当然,炒得越多越好。
只要他自己的价格保持不变,那么酒贩子炒作的空间就越大,他们炒作的积极性就越高。这样来说,对他王宝来却是一件好事。
秦明月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消息,告诉王宝来说,你知道你现在的米酒被炒到了多少钱一瓶吗?
王宝来好奇的问道:“两千?”
“五个两千!”秦明月显得相当的兴奋。因为这至少表明,王宝来的米酒已经进入了有钱人的圈子里。
要想赚钱,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靠量,另一个就是靠价格了。如果全国人民都要喝你的米酒,那你肯定是要发了。如果价格再高都有人愿意要,那同样也是一个好兆头。
从生产出第一瓶到年底,王宝来一共卖出了三万多瓶米酒,总价格达六百万元。
秦明月也提议让王宝来提高价格,或是让各代理点加价销售,可他没有那样做。
他说,低层的老百姓也需要,但是,再贵了,他们就消费不起了,而你不论怎么提价,酒贩子都有能力将代理点上的货一次收走。因为他们几乎不用承担任何的风险就可以大赚一笔。
那么,怎样才能让那些低层的消费者保证购买到这些米酒呢?
王宝来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各个代理点上逐一登记散户,通过电话联系,每次给他们预留一瓶。
这样以来,各个代理点就获得了普通消费者不错的口碑,不然的话,他们天天安一个门头,却没有货卖给他们,到时候他们肯定会闹事的。这样运作了一段时间之后,那些酒贩子每次拿到的酒就少了很多,而且王宝来特别规定,凡是一次拿货超过十瓶的,都是高价出售,每瓶加价一百块。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酒贩子很不接受,因为按照其他商量的销售惯例,都是拿的货越多,价格越是便宜。但这道理在王宝来的这些代理点上却讲不通,因为你一次拿得越多,赚的也就越多,这酒给了谁,那就等于直接送钱给他们。所以,慢慢就出现了酒贩子之间的竞价抢货现象。
有一次两个酒贩子当面竞争起来,他们竟然加价到了五百元一瓶。
即使这么高的价格,他们拿到货之后,赢利的空间依然很大。
当王宝来找到银行的人要求还贷款的时候,银行领导直接出面,要求王宝来再从他那儿贷些款。
这事儿把王宝来弄糊涂了,之前是自己贷款还得找人托关系,而现在居然银行求着自己贷款,这是什么情况?
王宝来不喜欢过借钱的日子,没敢答应。
可不久之后,曹芸乐就打电话给他,说银行的某领导求到她,求她说情,让王宝来从他那儿贷款。
不怨别的,都怨王宝来还款太积极了,他成了银行贷款的优质客户。可王宝来却告诉曹芸乐,“我现在还不需要借钱花,等我真正需要钱的时候,他们别拒绝我就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