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楼观演道(2 / 2)
据《史记》、道教《文始传》、《楼观内传》载:西周时,尹喜结楼观星在今楼观台,老君于周昭王二十三年七月,驾青牛薄板车到关,尹喜迎入官舍,北面而师事之。老子著《道德》五千言,传于尹喜。
西汉道教初创,奉老君为道祖,尊《道德》五千言为经典,后世尊称《道德经》。楼观道派在两晋南北朝间形成,至唐进入鼎盛期。天下道教此为宗。而楼观道派以修持《文始真经》为根本,以丹道秘炼为主要法门,然而后世逐渐失传,虽有少许残本,但完整的《文始真经》再难传承下去。
太上演道,楼观授经,乃是道门最早的发源地,故而师父感慨良久,并带着我恭敬备至的向道祖以及历代圣贤叩拜一番,才算下山而去。
离开了楼观台,向西南方向又行二百多里,我们方才停歇下来。由于我们急于赶往峨眉,必须日夜兼程,不敢稍有懈怠。二百多里,已然是两天的路程。前面不远乃是一个叫龙潭镇的地方,看起来甚是富庶,且热闹非凡。很长一段时间的赶路,师父难得开一回恩,准许我在镇上买点好吃的。
一则是留宿一晚,二则是打听一下接下来的路线怎么走。
好在此地的信仰之风浓厚,且镇子的边上便有着一座城隍庙,里面只有一个年迈的老庙祝日常打理。老庙祝很是客气的邀请我和师父住下,如此这般,我们便能节省下来一笔住宿的费用,而节省下来的钱,又能买好吃的了。住进城隍庙,天还没黑,师父倒是和老庙祝坐下来攀谈闲聊,而我则是揣着钱悠悠达达的上了街。
上次从冯阳笙那弄了五两银子,后来换了小几百块钱,但没过多久,便不知去向。我坦然的接受了一贫如洗的境况,按照命格的缺失,我和师父的身上,都留不下太多钱,最多能够维持个生计,而且还时常的朝不保夕。好在这一路我们省吃俭用,身上好歹还剩下五六十块钱,这个镇子这么大,一定要买点好酒好菜,好好的慰劳慰劳五脏庙才是!
美滋滋的在大街上溜达一圈,最终我却是傻眼了,这,这么大的一个镇子,居然连一家卖肉食的地方都没有,酒倒是遍地都有得卖,可偏偏是卤鸡、卤鸭、酱肘子什么的全都没有,甚至家家饭馆都只卖素菜素饭,想要找到一丁点的荤腥,都是非常的难……不得已,我只好跑到一家面馆,叫了一碗当地最出名的油泼面。
但见店小二把香喷喷的油泼面端上桌,我虽馋得直流口水,但还是不忘问了一声:“伙计,你们这龙潭镇都是出家的修行人?”
“客官你说笑了,我们都是寻常百姓,出家修行都在山上住着呢,呵呵!”小伙计笑呵呵的向我解释。
“那这就奇怪了,怎么你们这里家家户户都是卖斋饭啊?竟然连一点荤腥都没有,真是奇了怪了!”我好奇的问道。
“嘘!客官还是吃点面吧,最近我们龙潭镇不太平,不是我们小店不愿意弄荤菜,而是市面上压根就没有人卖肉了,我们饭馆买不来肉,也就……也就没法给客人做荤菜了……”小伙计苦着脸向我解释,继而小声又说道:“听客官的口音像是外地人,兴许还不知道,我们龙潭镇最近出了几起命案,原本也和卖肉的没什么关系,就是几家卖卤肉的掌柜莫名的被杀害,可大伙儿一看死的都是卖卤肉熟菜的,渐渐的连几个杀猪卖肉的也都不敢摆摊了,只等着这几起命案了结之后,才敢做生意呢!”
“哦?为什么偏偏死的都是卖卤肉的?”我一听到卤肉,不禁想到了香喷喷的酱肘子,顿时咽了咽口水。“难道是食客付不起钱,又吃不起卤肉,所以对所有卖卤肉的铺面都心生怨恨,才种下了苦果?”
“都不是……”小伙计转而向四周扫视了一眼,声音压得极低的说道:“听街坊传闻,最早有一家‘牛记卤店’,生意做得很好,见天儿的客满,而附近的几家卤店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意上门,于是……那几家没生意的掌柜,伙同当地的地痞把那个牛记卤店的老掌柜给害死了,谁知他们一把火,竟然误打误撞的将那牛记老掌柜一家几口全部烧死了,后来那几家就挨个死人,传说是人家牛记一家子冤魂从阴间回来索命呢!”
“伙计!再来一碗油泼面!”突然,其他桌子上的客人向小伙计喊了一声,小伙计忙应承着走了开去。
我错愕的看了看自己这碗油泼面,对于小伙计刚刚讲的那些邪乎事,却是不知道该相信还是不该相信,这市面做生意的,真的会到这种因为嫉妒而杀人害命的地步吗?虽然只是传闻,但若是没有个苗头,恐怕老百姓也无从编造,更何况另外几家卤店挨个死了人呢,弄不好还真是有点什么关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