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两金(2 / 2)

加入书签

松浦嘉信与宗赖茂沟通了一下,大概计算了过后回道:“可以,但这次不能支付黄金了,之前的三万两已经掏空了松浦家上百年的积蓄,还在其他家族兑换了一部分才勉强凑够。”

“给白银就可以。”刘信启应道。

两个首领谈妥后,接下来自然有手下详细计算,刘信启将松浦嘉信带到旁边问道:“我听说赵国的钱币在倭国是硬通货,你需要吗,我可以大量提供?”

刘信启指的是铜质的方孔钱。

“您打算给我兑换吗?是红钱?青钱?白钱?还是铁钱?”松浦嘉信问道。

自唐朝铸“通宝”以来,钱币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而北赵钱币一般是换一次年号就新铸一种钱,其铸量、种类、版别之多,居历朝之首。

除了版别多,铸币材质也多,以前的钱币大多都是纯铜钱,而北赵商业发达,太宗年间,年铸币八十万贯,以后逐渐增加,导致用于铸钱的铜料紧缺,官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不仅铸造参杂其他金属的铜合金钱币,还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

松浦嘉信说的四种钱,是指四种不同原料铸造的钱,硬通程度和自身价值由高到底分别是:

红钱,由红铜铸造,含铜量最高,颜色为红色;

青钱,由红铜和锡的合金铸造,颜色青灰或淡黄色;

白钱,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铸造,颜色为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铁钱,由铁为主要材料铸造,价值低且重,易锈蚀。

“红钱和青钱。”刘信启回道。

“那我需要用什么跟你兑换?”松浦嘉信问道。

“黄金或者铜都可以。”刘信启回道。

倭国产铜量很大,有些前往大陆贸易的倭国商人会在倭国采购一些铜锭用于压仓,到了大陆再卖给汉族商人。

而倭国自己产铜,却让赵国铜钱大量流通的原因就是铸钱并不简单。不仅合金配方会影响钱的耐用、颜色和质量,就连模具也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倭国当地仿造的赵国钱币,大多字迹模糊,甚至只有一面有字,一面白板。

兴汉盟已经研发出了水利冲压设备,虽然压力还是不够高,但是已经足够使用冲压的方法铸造钱币了,而兴汉盟已经大规模推行“粮票”作为通用钱币,制作的铜钱无处可用。

刘信启就打算利用这些铜钱将兴汉盟管辖范围之外的“铸币税”也赚回来。

兴汉盟制造的铜钱质量和精美程度比官造的还要高,很容易被市面接受,价值一两银子的铜料和其他金属原材料,铸造出来的铜钱可以当二两甚至是三两使用,刨除铸钱过程中的耗费和人工,最少还能赚一两,百分之百的暴力。

刘信启一直都想做这门生意,但是由于在赵国买不到大量的铜,所以一直搁置,这次来到倭国,带了一些兴汉盟自己铸造的铜币做样品,想试试能不能用这些铜币在倭国以物易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