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青铜鼎二(1 / 2)
冯雨柔告诉我,古代的青铜器纹饰所呈现出的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一般都是真伪参半,多半都是想象编造出来的,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来表达一种对于神灵的敬畏。
仔细看去这青铜鼎样子乃是器有立耳,口为正方形,外壁微斜,平底,下承四柱足,四足上部带有奇异的波浪纹的。
“竟然上边有着饕餮之纹饰!”周教授看着鼎盖上边的纹饰惊讶的说道。
从冯雨柔的惊讶之情就不难看出这个的青铜鼎的珍贵。“若是此鼎出世消息一旦公布,那势必会引发国内外考古学界的震动。估计那个时候,这里也有不少发地下财的人来盗宝吧!”冯雨柔笑着说道。
“没有想到这个青铜鼎上的鼎盖之上有饕餮的纹饰,我之前去看过1977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商代晚期的饕餮纹鼎,那件青铜器虽然说是商代的,可是和我们所看到的青铜鼎的铸造工艺还差的很远,关键是商代的青铜器已经到达了一个很鼎盛的高度。根据现在考古发现,青铜器的使用和发明能够追随到三皇五帝时期,至于是那个时期发明的青铜器,现在的考古界也没有办法给一个正确的结论,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结论,总被出土的文物所推翻。”
冯雨柔告诉我礼泉县的饕餮纹鼎造型古朴、两立耳为曲槽形,鼎口有加厚的宽沿,鼎腹饰变形饕餮纹。
“饕餮是什么动物啊?”
经过冯雨柔解释我才知道,这饕餮原来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物,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
还有一说饕餮之名源于《吕氏春秋》“周鼎铸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可见它是因为吃人哽咽,变成了有头无身的怪物。有人认为我们的祖先把饕餮的形象铸到器物之上,是为了告戒子孙不要贪吃、暴饮暴食。
“其实若在殷商时或者更早的远古文明时期,是否把这种纹饰,也名为饕餮,则无从稽考。至于这饕餮的来源至今都是一个谜!”
“饕餮的图案庄严、一般都表现为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饕餮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这是这些组合的东西才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未知的世界!”周教授继续对这我们几人说道。
“其实有一件事情,我也是听我老师说的,这事情你们就当听一个乐呵就成了,事情的真伪你们也无需去考究,不然就本末倒置了!”
周教授看了上边的饕餮之纹,就让秦龙停止了手里的动作。
“你们知道饕餮食人的故事吗?”
周教授告诉我们几人,考古学界一般认为饕餮不存在,但是研究远古文明神话时代的却认为饕餮是现实当中存在的一种怪兽,其最早出处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五十里,曰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这句话的意思是,钩吾山上盛产玉石,山下有蕴藏丰富的铜矿。山中有一种兽,身似羊,却长着人一样的面孔。眼睛长在腋下,牙似虎牙,但爪又似人手,发出的声音像婴儿声。
这些我倒是不在乎,我就是想听一听周教授刚才说的饕餮食人的故事。
“考古学家根据饕餮纹中多有一对圆泡状乳钉、突出“眼”的现象,称是“双目崇拜”。有学者就此进一步推断认为,这是太阳神崇拜,因为在古代太阳被视为“天眼”。但是众说纷纭,有的说饕餮是一种凶兽,有的说饕餮是一种不存在的生物!但是这谁又能够说的清楚呢!”
周教授随即就给我们讲述起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故事!
那个时候正值兵荒马乱,每朝每代只要发生动乱,最高兴的估计就是那些发地下文物之财的人了。说的通俗点就是盗墓贼。
三十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民不聊生,国将不国,民将不民。可是在陕西的民间就有一个盗墓奇人高手,名字叫做王三爷,这位王三爷听起来年纪挺大的,但是其实年龄只有三十多岁,在关中这条盗墓道上,王三爷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王三爷的本事是祖传的,王三爷家里世代都是盗墓的,所以王三爷自幼就跟着父亲在墓外帮忙。
关中盗墓道上的盗墓团伙的组成主要是,父子或者兄弟,除了这两种身份,很少有人能够搭伙,毕竟见财起意出卖朋友的不再少数。
可是这王三爷的祖上可是有着一个规矩:盗墓须父子,外人不支锅。单龙也可飞,勿违祖宗言。(支锅就是合作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盗墓的团队必须是父子两人,外人不可以在一起合伙盗墓,即使一个人也可以盗墓,千万不要违背祖宗的教诲。
王三爷从通地灵那里得知消息,在陕西淳化的一个小县城有着一个王侯大墓,盗墓这一行有人专门出售古墓消息的一行,叫做通地灵!通地灵这类人就是确定这地下的宝贝够不够多,值不值得下去,最重要卖的是墓穴的位置。
话说,王三爷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准备自己一个人去淳化县去盗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