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云覆雨南明朝(2 / 2)

加入书签

刘良佐,字明辅,山西大同左卫人,李自成的部将,兵败投降明廷,后参加对义军的追剿,升任总兵官。

刘泽清,字鹤洲,山东曹县人,出身行伍,原山东总兵,因调往河南剿匪兵败,领兵南逃至淮安,没敢再回山东。

当下能够左右局势的就是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刘泽清这四位总兵,他们都隶属于凤阳总督马士英。而守备凤阳的太监卢九德则是朱由菘的老熟人,卢九德在万历年间曾在皇宫中服侍过老福王朱常洵,他可是一个力挺朱由菘的太监,他当作朱由菘的面表态,当年自己没有能力,没有将你爹扶上马,这一次本公公有军队在手,一定要把你扶上马。

正当金陵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桂王登基时,卢九德开始在武将之间密谋串联,意图凭借武力,强行拥戴福王朱由崧登基。

实力派们一向垂涎于拥戴新主的“定策之功”,从而提高政治地位,夺取朝廷上的话语权。因此卢九德的动议,很快得到高杰、黄得功、刘良佐三大总兵的积极响应。不久,总兵刘泽清,也从东林党的阵营中倒戈,加入卢九德这边。

四大总兵纷纷倒戈,最先感到郁闷的不是史可法,而是凤阳总督马士英,因为这四个总兵名义上都是归他节制的。一旦部下大功告成,马士英必然先被架空,再被淘汰,最后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关键时刻,马士英转变阵线,站在了支持朱由菘的队列中,他将史可法与他密谈时交出来的“七宗罪”,递给卢九德作为加入的投名状,并向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提出了拥立福王的倡议。

马士英有足够的底气让金陵的文臣们就范,他的背后是四大总兵的千军万马,手上还有东林党人、史可法“诋毁”福王的铁证。

可伶的史可法被出卖了,而且被出卖得非常惨,他原本的位置是肯定保不住了。

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一,福王朱由崧在马士英、高杰的武装护送下抵达金陵,两天后暂就“监国”(代理皇帝)之位。当然,先任“监国”是群臣以“太子、皇子下落不明”为由“据理力争”的结果。

五月十五日,朱由崧经大臣们反复“劝进”后,便正式登基,史称“弘光政权”。

朱由菘一上台就大封有功之臣,马士英因“定策”之首功得以入阁,并在事实上代替史可法执掌兵部,任内阁首辅。

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借“定策之功”,分别封为靖南侯、兴平伯、广昌伯、东平伯,各领一镇驻防江北。

这样,东林党在金陵的势力被彻底瓦解。

自知失势的史可法主动请缨,要求去督师淮扬,朱由菘当然恩准,这样,史可法就被排除出最高决策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