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1 / 2)

加入书签

隋然却很不自在。

淮安跟总公司的合作关系在,某种意义来说,也是顶头boss。

客户变领导,供需平衡再一打破,压力在所难免。

淮安看她一眼,随后放下平板,又看她,隋经理昨晚又熬夜了吧。

态度笃定,意味深长,隋然说不出没。

我这里大概还要一会儿,你先去外面休息下,就那边的休息区。好了我叫你,可以吗?

领导发话了,隋然却之不恭。

出门的时候摸摸脸,免不了心内戚戚:隋经理风吹日晒的,熬夜格外容易色衰。

话说回来,凌晨几点睡的,隋然真没印象,困得睁不开眼也是事实。

她昨天回去路上总是忍不住回想跟闫经理的交流内容,对项目书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修改。

早上打电话发信息叫魏先生也来,魏先生就一句话:隋经理,加油。

加个鬼的油。

隋然想骂人,想问魏先生到底想不想拿投资。

后来想想,不用问,种子轮、天使轮投资对创业者干预不大,但是至关重要,哪个创业者不想?

然后她问自己,想帮魏先生拿投资吗?

毋庸置疑,想的。

工业互联网的蓝图宏伟可观,魏先生的项目说明和演示未来可期,怎么不想。

隋然到休息区,到底没好光明正大工作时间打盹,先放下魏先生这一摊子,联系寰宇附近的高端写字楼招商,询问有没有合适淮安需求的新场地出来。现在没有没关系,刷个脸熟,有资源没准儿对方能及时想到她。

挨个联系一遍,一小时过去了,淮安发信息过来,说看完了。

回办公室,淮安开门见山:隋经理认为工业互联网是什么?

来考试了。

隋然定定神,熟练背诵在某本书上看到的引言:2012年,美国GE公司率先提出工业互联网理念。目前,它已成为许多国家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的制造模式、手段与业态。

工业互联网基于互联网的基础,将人、产品、设备、数据分析系统等智能地连接起来,构成网络(又称赛博)空间和物理空间相融合的智能制造系统,从而大大提高制造的创新、制造和服务能力,实现工业的再次革命。[注]

它围绕工业,进行实体和网络的双重革新,按照期许它甚至将带来第三次科技革命。

淮安的面色应该说毫无波澜起伏,但隋然从她的眼神中分明感觉到压力,凉沁沁的,跟前几天跟刚来那会儿给她的感觉截然相反。

就说该让魏先生也来。

她顶多顶多看了一点点资料,背了几段话,工业互联网的门边都没摸到。

淮安举起平板:这份计划书是你客户做的吗?

隋然不太敢看她,是我帮客户的项目书排了下版。

隋经理刚才说到的,是依据项目书里提到的概念和关键词,临时从网上找到的资料吧?

是。隋然不否认被人看穿的事实。

我想隋经理可能走入了误区而不自知。淮安说,魏先生的虚拟样机建模与仿真环境构建系统,我不能说全部,但四分之三是基于对工业互联网的展望。

淮总口齿清晰,长名词丝毫不磕绊,因而听起来极有说服力。

魏先生在项目介绍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隐藏前提他的技术系统能够达到理想化标准,而产品所能发挥的作用同样是建立在理想化标准上。他认为他所做的系统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无障碍交互,完全去人力化,点对点定制制造。

隋然心凉半截,喃喃道:不能吗?

三十年后或许可以。十年以内,不现实。淮安眸光莹亮闪烁,话却冷得像隔热玻璃,你客户的这份项目书,除了实习助理,稍有点经验的投资经理根本不会翻到第二页。

这样啊隋然勉强点了下头,吞下意料之中的评判,长出了口气,又不死心地说,其实,其实我觉得应该让魏先生来跟您聊一聊,我不是专业

暂时不用。淮安抬了下手,我这次出差要一到两个礼拜,希望下次能看到一份切合实际言之有物的计划书。

下楼漫无目的走了好一会儿,隋然一屁股坐在长椅,深沉地叹口气,摸出手机,先把备忘内容发给魏先生,接着,给海总发信息:

「这天,小中介再次回想起被大总监支配的恐惧[点烟]」

第18章 真好[爱心]

全海城我认识的中介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做到这份上的,你是这个

海总竖起的一对拇指怼到面前,语气热情满溢,听不出嘲讽还是商业吹捧。

隋然抱着抱枕抬不起头,肩上好像扛着魏先生办公室所有机器插上电源过热运载的那种,又沉重又热气腾腾。

她也不知道事情怎么就一天天发展到这地步。

淮安叫她5到10天之内做好计划书,魏先生又发来一堆资料,俨然把她当排忧解难的自己人。

两方理所当然把事情砸到她面前,似乎她一撒手,这事儿就不谈了,不往下进行了。

隋然跟海澄倒苦水,半自嘲:我就是个小中介。

但海总却觉得她这活儿干得漂亮。

我说真的。海澄揉了一把她脑袋,你想想啊,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一般这种小客户都是丢给新人练手的,新手晕头转向啥也不懂,流失了对公司没啥损失,成了是个鼓励,败了长经验。给老手,算算成本收益,谁爱做啊,就算真做,无非是为数据好看。你也知道这种小客户,就怕自己花钱,宁愿自己省点钱多跑点路也把中间那枝丫给剪了。小客户真不比大客户好搞,偏偏你做成了。

不仅做成了,还拓展了新业务。

兆悦由顾问居间牵线拉投资的板块一直萎靡不振,行将腰斩新人培训已经没这块内容了。

叫我说,我一线业务做了五六年,后来区经、现在区总两年快三年,梳理过无数成果汇报,真没见过你这么会见缝插针的。

有时候一项业务谈成,真不看前前后后伺候多周到或者表现多专业,真就一两句话,可太多人就差了那么一两句话跟运气跟专业无关,纯靠灵光一现。

然然,让两个客户同时看重你做同一件事,一般人真做不到。

海澄真心想夸,只是身在高层习惯了,俩人又熟,夸起人来怎么听都带点毛刺。

隋然听不下去了,问:哎,海总收到转组报告了吗?

海澄想了想,有一个,原先你们组的,叫姚若,对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