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调度(1 / 2)

加入书签

经过刘禅的战略忽悠,马超重新焕发了生机,起码气色比之前好了太多。

虽然他晚上还是睡不着,还是要靠饮酒助眠,但白天已经神采奕奕,主动跟同事攀谈论事,军政大事也敢积极发言,让众人刮目相看。

在巴郡呆了数日,刘备也率众返回成都。

官复原职的太守辅匡非常开心,这会儿他非但不阻止刘禅,反而还积极询问世子有没有机会带他出去打打仗,增加点见识。

刘禅琢磨许久,诚恳地道:

“下次一定。”

说实话,刘备这次还真是恼了孙权。

他带了五千人,只要刘禅说能打,他就下定决心去灭了孙权。

这一点诸葛亮虽然不支持,但他觉得刘禅是前线指挥官,涉及到信息传递因素,他应该更有发言权,所以也没有全力阻止。

既然刘禅不愿意这时候去打东吴,刘备索性就当带着几千人来了一次武装游行

他公开宣布把这五千人调入刘禅麾下,接受刘禅的调度,

而之前封给刘禅的那些不值钱的官职也被刘备一一收回。

以后刘禅只有一个身份。

那就是刘备的继承者。

而且是在刘备还活着的时候就掌握大军的继承者。

这个身份比之前所有的官衔拧在一起更有分量,

甚至可以说,刘备并不排斥现在就把权力移交给刘禅一部分。

他对这个儿子实在是太信任了。

见刘备对刘禅这么支持,诸葛亮索性建议刘禅开府,让刘禅可以自由任命手下属官。

汉代开府的要求很高,刘备也得多多考虑一些手下众将的心情,

不过刘禅战功赫赫,想必手下元从也不会在这种问题上跟刘备争执。

等回成都之后,刘禅的开府就能安排上了。

·

比起开府这种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众将返回成都之前,诸葛亮和法正已经率先安排了随时准备支援上庸之事。

说起来上庸的位置比较尴尬。

它在汉水以北,刘备军若是想大规模支援,要不然就是从襄阳沿着汉水向西,要不然就是从汉中沿着沔水向东,

反正从江州是很难直接把大规模兵力调过去。

诸葛亮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先安抚刘封孟达,同时威慑申仪,尽力争取申耽。

告诉他们刘备一定会全力支援,让刘封和孟达尽力抵抗。

剩下的事情,也只有看调兵能不能及时赶到了。

当然,还看曹魏到底敢不敢真来上庸送死。

至于刘禅在预言中提到的那个汉嘉太守黄元,刘备肯定也不会就因为一个预言杀他。

但他还是决定小心为上,把黄元调回成都工作为官。

一切安排妥当,刘禅和刘备一起返回成都,

说起上庸的事,他也一直在思考——

如果魏军的目的真是佯攻上庸,趁机偷袭襄阳,

那他们在襄阳安排的内应到底是谁。

不过刘禅也随即想到一个问题。

曹魏这么大规模的调兵,如果只是把一切赌在襄阳的内应上,是不是太冒险了。

一直到了成都,法正和黄忠的身体也没有出现问题。

刘禅总不好一直等着两人发病,也只能先回之前居住的左将军府调动军队,筹备南征事宜。

刘备现在是汉中王,住在之前的府宅不太合适,

为了不给一些儒者名士说自己不合礼法的机会,刘备已经宣布建造汉中王宫。

但现在民生情况不好,刘备也不愿意大兴土木,

他暂时仍居住在之前的府邸,建造王宫的事情丢给黄权,让他“缓缓图之”。

住啥宫殿,留着钱打仗不好吗?

再说,刘备心中的宫殿也不在这里。

最少,要回长安再说啊。

听话的刘禅很了解父亲的心思,

益州的民生因为之前两年的大战消耗太过,虽说趁着曹操去世偷袭一波问题不大,

但想要发动匡扶汉室的大规模北伐作战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准备。

不然陷入汉中这样的泥沼战就麻烦了。

南中,必须要拿下来,而且要尽快稳定。

征战许久,他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再不敢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盲目开战。

他先叫人搜集南中诸郡蛮夷的具体分布,又找人请来之前多次跟蛮夷交战的李严了解蛮夷的基本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