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2)

加入书签

运粮的领头将领脸色大变,嘶声怒喊:“有人劫粮!快!灭火——”

然而,黎纾铁了心要把这些粮草留下,怎么可能还给他救火的机会。

一轮接一轮的箭雨,无情的射向乱成一锅粥的运粮队伍,只一刻钟,黎纾连面都没露,就把粮草和人杀了个精光。

“王上,可要现在下去收拾战场?”一旁的亲卫问道。

黎纾看了一眼北边,摇了摇头,“再等等。”

“是。”

不过亲卫还是有些纳闷,这人也杀完了,粮草也烧的差不多了,还要等什么?

难道王上不急着北上与西吴王一较高下了?

尤其当亲卫看见黎纾拿出一个纸筒绑在箭上时,心中更是迷惑不解。

不由感慨,王上的心思果然神秘莫测,不是他这个小小的亲卫能猜到的。

就在亲卫感慨万千的时候,忽然远处再次出现一队人马,往此处狂奔而来。

黎纾神色一振,轻声道:“来了。”

她将绑好纸筒的箭搭在弓上,淡淡一笑,“传令,除了中间领头的人,其他格杀勿论。”

“是。”

竟然还有援军,王上果然料事如神,亲卫心服不已,立即去传达军令。

少顷,当那队人行至黎纾等人埋伏的地界,震惊的看着被烧成灰的粮草久久不能言语之时。

一旁的山坳里突然冲出几万人将这千人队伍团团围住,接着一场短暂的屠杀就此开始。

半个时辰后,黎纾踩着一地尸体走到倚着树干苟延残喘的领头人身前,满脸笑容的把手里的箭硬生生摁进此人耳边,笑眯眯地说了句:“喏,把这上面的纸筒带给你家主子。”

说罢,拍拍手领着队伍扬长而去。

此举简直无情的令人发指!

差点把刚捡回一条命的领头人吓死。

等此人缓过劲来,也不敢多做停留,跌跌撞撞的站起来爬上黎纾给他留下的一匹马,带着箭上的纸筒扬起马鞭朝北奔去。

几日后,西吴军帐中,穆辞拿着打开的纸筒,负手沉思。

夹在他指尖的纸上,隐隐约约写着两个字。

细细看去,似是岭山二字。

岭山,西吴地界。

亦是决战之地。

晋王此举确实是穆辞没有想到的,他以为对方会趁他进攻北辽王城之时,三面夹击抄他后路。

不曾想她却想与他堂堂正正的正面抗衡,不知是另有缘由,还是艺高人胆大。

穆辞静静地站了一会,嘴角微微上扬,低低地笑,“这一切也该结束了。”

***

三月初,黎纾率领十五万晋军驻扎岭山。

这十五万乃三路兵马汇聚而成,其中包括凤乾和尹臻的兵马。

同时这二人如今也在岭山。

五日后,西吴二十五万大军也顺利到达岭山,与晋军相距三十余里对持。

当夜西吴军帐中,西吴王穆辞召集所有将领商定兵力部署。

子夜时分,天色昏暗之际,一队队人马悄无声息的离开西吴军营,从左方右方绕路渡河跨山分兵偷袭对面晋军大营。

而于此同时,晋军军营军灯未熄,刁斗声不止,仿佛没有察觉半点异常。

原本按照传统,既然要堂堂正正的打,该是双方同时往平坦辽阔之地开拔,接着扎住阵脚后,主将对话宣战,之后冲锋决战。

然穆辞深觉比他先到的晋王,一定设计了天罗地网在前面等着他。

由此便有了兵分多路合而偷袭之法。

正所谓兵不厌诈,战场之上何须讲究什么武德,自然以胜利作为首要条件。

岭山并不十分险峻,其地势一面是辽阔的平原,一面靠河。

只要过了河,越过岭山山头,晋军大营就近在眼前。

说来也奇怪,此处并不是最为合适的驻扎之地,却不知为何晋军选择了这里,又或许晋王是故意露出破绽引西吴军前来?

这一点穆辞也没有想通。

不过聪明人一向想的多,穆辞最终认为这是晋王凤黎纾故意布下的迷障。让他以为这山后有陷阱,从而绝了这绕后偷袭之念,好让他从平原进攻。

而这平原定然才是真正的陷阱。

穆辞看透晋王布局,断然决定渡河翻山奇袭之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