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2)
“我好像听到了涨价的字眼?是我听错了吗?”
“不,你没有听错!”
食客们悲愤交加,但依然乖乖的拿出了手机扫码,关注了x夜宵摊x。叶夭听到叮咚的消息通知声,满意的点点头。
“啊,想起来了。”她掏出笔,在小黑板上某个地方加了一行字,“这次我提前通知了哦,我是不是很棒?”
食客们定睛望去,只见小黑板上写着笋丁鲜肉小笼的那一行后面多了一个括号;内写(五天后下架),不由得倒抽了口凉气:
“老板,你是魔鬼吗!五天后下架是什么意思?后面就不卖这个了吗?我没有理解错吧?”
“不要啊,我才吃过一次!”有食客哀嚎,不是他来得少,而是每次他都赶不上号。这家夜宵摊除了主食供应量充足,其余都需要抢。九点钟开摊,九点半后来就基本上只能吃炒粉还有拌面了。
“你还吃过、我一次都没抢到过!”另一位食客更伤心——有一次他明明来得已经很早了,但却眼睁睁的看着最后一份笋丁鲜肉小笼被排在自己前面一位的食客给端走,简直是人生一大恨。
叶夭:“本来当初上架的时候就写了是时令菜呀,再过几天,春笋就不嫩了。”
她做菜,有着自己的标准。虽然五月的春笋,挑挑拣拣其实还能上一些高级餐厅的菜单,但她却不认同,既然说了是时令菜,就一定选这个时间段里品质最好的才行。
有聪明的食客反应过来:“那五月的时令菜是什么?”
大家顿时恍然大悟,既然笋丁鲜肉小笼是四月的时令菜,那五月也应该有时令菜呀。群众们的呼声开始振奋起来:“对对对,老板,强烈要求五月也要有时令菜。”
“凭什么四月有了,五月不能有?是瞧不起我们五月份吗?我们五月份做错了什么,它还只是个孩子呀!”
“跪求五月的时令菜无缝对接。”
这个要求很合理,叶夭认真考虑了一下。好像每个月推出时令菜的话,还蛮有趣的。毕竟要是真的一直卖炒粉和拌面什么的,自己估计再做一两个月就会无聊到想要收摊了。
“行,满足你们,不过五月的时令菜我还没想好。”她想到一个主意:“这样吧,我到时候在微博上发起一个投票,你们可以给自己喜欢的菜投票,票数最高的等到笋丁小笼下架后我就开始上架,可以吗?”
食客们愣了一愣,然后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老板,你太会玩了!”
一定要去投票!想到自己可以决定夜宵摊五月份的菜单,忽然有点小激动。
如今到夜宵摊来吃饭和宵夜的人,不再仅限于周围的住客以及附近办公区的上班族了。经过上一次微博的宣传,有很多在随城别的区生活的人也会慕名而来。原本夜宵摊要等到十点半到十二点之间才是人流最旺的时候,但现在已经很多人在八点半的时候就会守在这儿等着叶夭来开摊。每人限量购买的绿豆沙和笋丁鲜肉小笼在开摊后十分钟就会被抢购一空,炒粉和拌面的总量也被一加再加。
她算了算,现在一个晚上,她能卖出两百多份粉面。她的定价高,算上绿豆沙这些的售出,每天的营业额在一万左右。和之前开私房菜馆的收入没得比,还更忙一些,但这种置身于人群之中的感觉却让她更开心。
夜宵摊公开营业,价格透明,每天出多少单只要稍加观察就能看到,只要有心就能很快算出营业额。因此,在摊子不远处,又冒出来两家夜宵摊,只不过相比起叶夭这儿的环境和设备精致干净,那两家看着要更加的,额,接地气一点。
一家卖的是小吃类,老板姓李,叫李铁柱,人和姓名一样的憨厚,主营铁板煎豆腐和煎火腿肠,没招牌。而另一家,巧了,卖的也是炒粉,老板姓王,王利发。他的摊子就叫做“利发夜宵”。
说起来,李铁柱和王利发的选择都没有错。李铁柱想着,这么多人来吃叶夭家的夜宵摊,他卖点小吃,价格又便宜,总有人会来买一点儿。他的选择是对的,很多食客在叶夭这儿排队的时候,肚子饿,转头看到旁边的小车上,豆腐和火腿肠在铁板上发出滋滋的声响,散发出孜然以及葱花的香气,都会花上五块钱买上一份先解解馋。于是半个月下来,李铁柱的营业额也有五千多块,刨去成本的话赚了大概三千多。虽然和旁边的夜宵摊没得比,但比起自己到处去打零工要好多了,也轻松多了。
李铁柱决定紧跟着夜宵摊那个美女老板,把这份小生意给做下去!他偷偷的去关注了叶夭的微博号。
而同样卖炒粉的王利发,却卖得很不理想。其实他的选择不算有错,按照人的常规想法,来叶夭夜宵摊吃东西的人都是想要吃炒粉的,那既然那边排队时间久,等不及的话可不就选择旁边的了?毕竟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而且,自己这边的定价更低呀,叶夭一份牛肉炒粉敢卖到36,他卖18,几乎半价。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叶夭的夜宵摊出品在食客们看来,就是稀罕东西!
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是有食客等不及来他这儿买炒粉,但第二次,又默默的转回到了叶夭的摊子上排队。毕竟,同样的东西,对比起来会更加的强烈。于是,前面一个礼拜,利发夜宵的营业额还不错,一天卖了一千多块钱。王利发雄心壮志,觉得自己可以把隔壁的客人都抢过来。但没想到,几天后,他的销售额就几乎腰斩了。
王利发看着隔壁熙熙攘攘的人头,再看看自己门可罗雀的摊子,脸色泛着铁青。
和李铁柱只想着养家糊口不同,王利发其实有点小钱。夜宵摊不是他的主业,大排档才是。就在一两百米远的地方,那几家半死不活的大排档里,就有着他的“利发大排档”,主营的也是晚餐和宵夜生意。只是这一两年来,随城人宵夜都爱去滨河路,这边的生意也就一落千丈。
做餐饮生意,流水很重要。没有进账,就没办法买好的新鲜的食材,而没有好食材,味道会变差,客人也就更少。利发宵夜就处于这种恶性循环中。因此当王利发看到不远处居然有一个小宵夜摊子,居然卖这么贵还这么多人来吃,他陷入了深深的嫉妒。第二天,就让店里的伙计去买了个小推车也来摆摊。
而嫉妒转为妒忌,是他在叶夭旁边开摊好几天,算出她每天的营业额上万而自己的生意却越变越差的时候。
“同样一份炒粉,有那么大的差别吗?”王利发不爽的嘀咕,还酸溜溜的加上一句:“还不是看那小姑娘长得美,炒粉西施,嘿。”
旁边的李铁柱听到了,很认真的说:“是真的好吃。”
他吃过了,他没文化不会描述,只觉得是自己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炒粉。可惜就是有点贵,没办法和一些熟脸的客人那样,几乎天天来吃。
王利发白他一眼,这个憨憨。
是,他也吃过了,觉得好吃。但也不至于让人能当食堂一样天天来吃吧。主要是,那么贵呢!
“切,”他冷哼一声,酸气冲天:“这还指不准是往里加了什么东西呢。”
比如他以前,就爱往汤里加个什么不该加的香料啥的。
对,说不定呢?
这个念头一起,就像是闪电一样,让王利发被妒忌的黑雾笼罩了的心里忽然有了光亮,就像是指路的明灯,让人不由自主的往那儿去想去看。
第18章 罂粟壳
王利发其人,心胸狭窄,小肚鸡肠,他的大排档生意不行和他的为人也有很大的关系。和他同期在一个地方开大排档的人,在滨河路兴起后都早已经把店面转到了那里,现在也赚得盆满钵满。王利发却没有,因为他没钱,当时他的大排档就是那条街上生意最差的。
而他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向来不会反省自己,只顾盯着别人,背地里下点小勾子,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这次他盯着的是叶夭。
一开始,他给城管局的朋友打了电话,举报叶夭摆地摊,扰民——卫生不干净这一点他不敢乱说,毕竟只要来实地调查一下就能看到。
本来觉得就算是叶夭不被赶走,也要吃好大一番苦头。没想到,第二天他那朋友就给他回了电话,说叶夭的地摊是经过了许可的,而即使是没有正规的许可经营证,在这个时候他们城管不仅不会管,还得要给摊主们提供帮助,毕竟上头已经决定要通过地摊经济促进消费。要是这时候扯出来他给一个夜宵摊,还是这么红的夜宵摊下绊子,闹大了的话那不仅是他,连他领导都没好果子吃。
至于扰民,那地儿本来离居民区就有点距离,等到周边的居民投诉再说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