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1 / 2)

加入书签

若没有沈大人在圣人处提起,圣人日理万机,哪里想的起区区小人物。想到此处,戴擢之心跳的愈发快了。他不求能够如沈大人一般满载荣耀,只求品级能升上一二便好。

见沈煊看过来,戴擢之这才意识到自个方才过于喜形于色了。在对方清亮的眼神当中,戴擢之神色不由有些尴尬,过后又不自觉转为苦笑。

“大人是不是觉得擢之委实过于功利了些?此等济世救民的大事,我却总想从中得到好处?”

“功利?”沈煊闻言轻轻摇了摇头,

‘’擢之何必这么说,付出了辛劳,想要得到结果不是应有之意吗?人之常情罢了,又何来功利之说?”

‘’ 便是本官,行事之初,也未尝没想从中得到好处!‘’

见沈大人当真没有瞧不得他的意思,一旁的戴擢之面上终于又有了几分笑意。只是对于最后一句,戴擢之却是不大信的。只当沈大人安慰于他罢了。毕竟这些年由他统计的种种数据表明,此事艰难着实非同一般。

非有大抱负者,又怎么坚持至今。

两人在一处巷口处分道,戴擢之怔怔的看着眼前空荡荡的巷子。

脑海中不由想起那位先生所讲,那是头一位没有因着资质二字,同他与小弟区别对待之人。

“擢之啊,你可知晓,这世上之人,约莫可分为四类。”

“其一,严于律己,同严于人。这种人虽有些不讨喜,然而身上未尝没有令人敬仰之处。”

“其二,便是严于待人,宽于律己。己所不欲,小人尔。然世间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其三,宽于律己,同宽于人。没有坚持的老好人大多便是如此。”

“然而这最后一种,才是真正令人倾佩之君子是也,既是身怀正道,心有所持,又能体量旁人生存之艰。一张一弛中自有其度。”

如今看来,沈大人便是夫子口中第四种,身怀真正的君子之风。

戴擢之怅然一笑,这才缓缓收回视线。

戴家

“大哥方才该是去寻沈大人了吧?”

戴擢之没有开口,只轻轻点了点头。自从堂妹婚事过后,他同沈大人有私交已经不是什么秘事了。

闻言戴家小弟也没再开口,只是厅里气氛委实沉默了许多。上首的戴父不由怒道:

“混账东西,不是跟你说过,下次过去之前,将你弟弟带去。你弟弟天资聪颖,若能得了沈大人指点,日后还愁不能振兴家族?”

‘’父亲不必生气,都怪儿子以往沉迷读书,同大哥不亲进之故,大哥不愿带儿子也是无可厚非。‘’

话音刚落,戴父不由怒火更盛。

“身为长兄心胸如此狭隘,正经的功名不去,偏偏沉迷于偏门左道,日后怎么能担的起戴家门楣。”

戴擢之闻言也不曾解释什么,很早以前他便已经知晓,父亲眼中,不会读书的儿子,做什么都是错的。如他,如二弟。

倒是一旁的戴二公子开口解释道:“大哥此次过去,说不得是有要事。这才不方便带着三弟。若……”

可惜话还没说完,便被盛怒中的戴父生生打断。

“要是?什么要事?你大哥一个九品的芝麻小官儿又能有什么要事?”

话语中轻视之意昭然若揭,而好笑的是,眼前戴大人本身,身上也不过只是八品罢了。

身为同进士却想要留在京中,世间哪有两全之事。

而后无论戴父如何怒斥,戴三公子如何“好意”,戴擢之依旧闭口不言,只一双拳头紧紧握着。

终有一日……

作者有话要说:我崽大实话,然而却日常被误解……

又没能赶在12点前,蠢作者哭了感谢在2020-11-19 13:18:12~2020-11-20 01:09: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海星 2瓶;23155266、方圆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1章

去过庄子之后, 沈煊也算是放下一桩心事,天子脚下,既然陛下已经插手, 就断没有出意外的道理。

倒是户部这几日这般大的动静, 还有那一车车抬进来的“战利品”,引得不少王公大臣暗暗打探。再加之从战场上陆续归来的武将勋贵们,几乎个个满面红光,关于银矿的传说在朝堂之上几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便是一些素来讲究安贫守道的朝中清流都不免眼珠子红红。虽说他们这些正统的文人大夫们看上去远不如那些勋贵子弟们铺张,然而恰恰是那些个文人墨客的小爱好最为烧钱。

不说那些个那些孤本名画了,哪样不是价值不菲, 就如他家师傅上回自个儿作样烧制的茶具, 从用料到制作无一不考究, 不过一套下来, 千百银子便打了水漂。

然而就在前几日, 还被自家调皮的大宝给碎了一个杯子。然后咳咳,那套金贵的茶具便再老师家中没有出现过。

总而言之, 这些个不显山露水的文人们, 烧起钱来, 便是那些一颗茄子百只鸭配着的勋贵们都得甘拜下风。

此般种种也就导致了, 不论这些前来议和的倭国使者如何的巧舌如簧,美酒美姬四处派送。除了那些个只求留名青史的迂腐文人们,朝中上下可谓是万众一心, 想要从对方身上咬下一块儿肉来。

届时朝廷吃肉, 他们总能有点汤喝吧!

翌日朝堂之上,由内阁召令,两国谈判的最终结果,大瑞取得倭国两大银矿开采之权, 为期十年之久。

因着先前的舆论铺垫,如今结果一出,无论朝廷民间具是一片欢庆之声。唯有沈煊还在暗暗叹息,学历史的都知道,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银国之一,十六世纪后期,才是众多世界有名的大银矿为人发觉之时。

如今这些,不过只是其中小头罢了。只是事已至此,人家倭国人都还未发觉的矿产,他即便知道又能怎么解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