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2 / 2)

加入书签

“那这样,我会给下面各省下个文件,让他们支持小红旗粮油站的建立工作,这就没什么问题了。”

苏青玉一脸欣喜。

金校长道,“我就说了,国家对于利国利民的事情,都是支持的。”

“谢谢梁部长,谢谢组织对我们的信任。”

梁副部长道,“好好干,干出成绩来,以后争取为知青们提供更多的岗位,让孩子们都能回城。”

苏青玉连连点头,然后问道,“梁部长,那这事儿可以宣传一下吗,希望更多的单位能够看到,也许他们也能有想通的举措,后期也能提供一些岗位。另外就是也给知青同志们看到,大家都是惦记着他们的。让他们对组织有信心。”

“这个当然,我们粮油部会宣传的。”

梁副部长笑着道。

这种事儿当然得宣传。

好事必须传遍全国。

宣传工作,还是组织上做的更周到。苏青玉他们还原本是通过全国报宣传一下的,结果粮食部还想宣传的更到位,特意和苏青玉他们摆拍了一个签约仪式,还有和粮食部门领导握手的照片。

粮食部专门写宣传稿的同志看图说话写稿子。

写了为了给广大知青同志提供工作岗位,小红旗粮油厂向爱国企业元华集团借款,并且得到了巨额款项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粮油站,此举得到了粮食部的大力支持……

随后又单独介绍了小红旗粮油厂的来历,说它就是一家由下乡知青帮助当地生产队建立的企业……把粮油厂与知青关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后面也把元华介绍了一下,说元华属于什么企业,在华国有什么投资,为华国的年轻人提供了多少工作岗位……

反正三方都夸进去了。

粮食部的领导们显然也考虑的很周全,他们认为,多做宣传,夸奖小红旗粮油厂,是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主动站出来,分担一下压力。夸赞元华,也是希望其他归国的企业家能够学习元华这样的精神。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英雄寒了心。做了好事,就必须让人知道。这种正能量的事情,当然得多宣传。

等粮油站做好了,这不也是粮食部的一份成绩吗?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这文章和配图,随后在全国报,以及政府内刊上面都刊登了。

这消息可在全国都掀起水花了。

毕竟每个城市都有下乡的年轻人。虽然通过高考回来一部分,但是高考录取率不高啊,回来的只不过是一小部分,更多的还留在农村。

有些地区,到现在还在安排人下乡呢。

所以这和知青有关的消息,简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看着消息,好些人欣喜不已。虽然粮站岗位不会多,顶多也就几个人,不会超过十个人,但是最起码是有希望了。

而且有了这件事情,也给大家提供了信心,说明国家也是重视知青问题的。

也在认真解决。自家孩子肯定很快就能回家了。

一时间,到处都在谈论这事儿。

京大的学生们也是通过报纸,才知道学生会的苏主席这冷不丁的又上报纸了,而且还做了个大事儿。

看着报纸上,苏主席意气风发的和人握手,签字,拍照的样子,一个个崇拜不已。

这些大学生们很多都是知青下乡考回来的,他们考上大学之后,心里也惦记着曾经一起下乡的知青同志。

前阵子闹出事情之后,他们也一直很关注知青回城的事情。

没想到他们只是在关心,而苏主席却已经动手在做这件事了。这怎么不让他们心生敬佩。

这事情的结果是,苏青玉甭管是在宿舍,还是在班上,亦或者在学生会里,都受到热切的目光。

搞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就做了点事儿,大可不必这样,”

面对这种单纯的目光,苏青玉心里多少有些心虚。

她虽然也是解决了知青的一点就业问题,但是实际上她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小红旗能够走出来。

只是借准了这个时机而已。没有大家想的这么伟大。

高前进由衷道,“苏主席,你真是我辈之人楷模。”

苏青玉干脆也厚着脸皮了,道,“在其位谋其政,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不过如果大家要像我学习,我也是欢迎的。”

学生会成员都笑了起来。

跟着这样的学生会主席,他们都觉得学生干部生涯更有意义,也更有干劲儿了。

苏青玉一想,突然道,“对了,你们对这事儿感兴趣吗?”

大家都看向她。

苏青玉道,“我们这个工作刚刚开展,虽然有元华集团帮忙,但是如果有更多人帮忙,这件事情完成的就比较快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帮我们一起建粮站,也不需要你们在外地,就放寒假的时候,在你们当地帮忙就行了。”

这可让所有学生干部们感兴趣了。

与其寒假在家里没有意义的待着,不如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