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1378.分析(1 / 1)

加入书签

淑妃说的正是她百思不得其解之处。那当爹的说是一时受刺激了而且路子也窄也就罢了。毕竟从举人到进士,百不中一。可那当兄弟的,原本小小年纪就是西平府的童生了,如今竟是连秀才都没有去考。他们就不担心以封氏的出身,以后没人撑腰么?这两人若是进了官场就好摆布了。如今不进,只有两个解释。

第一,他们知道凌荆山有造反的打算,不想进入皇家彀中为质。可那位封先生,她当年时常听凌大哥提起,乃是一名端方正直甚至可以说有些迂腐的书生。他绝不会轻易认同会造反的女婿。而且据自己对凌大哥的了解,他此时怕是没有想到那么深远。他要真有这个心,就算不跟自己联手至少也会虚以委蛇的。

第二,他们有不能进官场的苦衷。绝不是因为皇家逼婚所以不想端皇家饭碗那么简单。就算老的是如此,那小的呢?等小的能进官场的时候龙椅上怕是早就换了人。那他为什么就在家读书连秀才也不去考了?这可与他九岁就急吼吼的要去考童生截然相反呢。所以,她觉得这里头必有名堂!

淑妃挑挑拣拣把能说的对太后说了。太后看她两眼倒是觉得凌荆山想造反的可能还大些。的确啊,女婿(姐夫)要造反,那还考什么科举?纯属多此一举不说,还可能落入朝廷手里。这么一想,她愈发觉得必须把封氏母子掌控在手里才行了。

至于淑妃的怀疑,太后觉得她想多了,哪还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苦衷?她把淑妃叫来其实也存了试探的心。她担心淑妃和凌荆山联手。所以淑妃说凌荆山此时没有要造反的心思,太后却愈发觉得他有。

至于说封氏的兄弟不急着考秀才,这有什么好稀奇的。那小娃儿还不满十四,有什么可着急的?他的两个先生听说都是隐世的高人,兴许对他的处世之道也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他爹也放弃了,他不急着考取功名也没什么稀奇的。

“你说了这么多,可她的父亲和兄弟不入官场,朝廷能拿他们怎么着?尤其她父亲还行踪渺渺。”

淑妃道:“除了父与弟,剩下能真正威胁到她的也就是夫与子了。”太后既然不信她的分析,她也没有必要一再的说。但她自己却是要好好查个清楚的。

太后怫然不悦,“你这不是废话么?要是能拿捏住她的夫与子,何必还跟这儿想辙?”

“太后,臣妾的意思是此事只能顺势而为。”

“也就是说,此时哀家竟动她不得了?”

淑妃默然。其实之前她让人建议过皇帝特旨拔擢封璟为官,那会儿封璟还在将军府里呢。要找个理由还不容易么?

可皇帝听信了太子的话,没有采纳这个意见。毕竟这又不是国朝初立,没那么多进士可用,举人就可直接为官的时代了。如今恰恰相反,朝堂上有些人满为患,处处冗员。正经科举出身的进士都得轮许久才能轮到职务呢。区区秀才出身真算不得什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