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的蜕变(2 / 2)

加入书签

也是在这个时候,扶苏明白了想要让百姓休养生息,过上好日子,并不仅仅只是君主的一个决定就可以做到的。

百姓们是贫还是富,更多的事取决于整个国家的状态。

只有当国家解决了内忧外患之后,才能够稳定民生。

若是不能把匈奴以及六国的问题处理掉,即便让百姓过了几年安生日子,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再次爆发战争,将国家拉进水深火热之中。

现在的百姓过得是很苦,但至少要比被卷入战争之中,无故送了性命要好。

另外,对于秦军的战斗他也是有着不小的感触。

在边疆的这几年,扶苏也亲眼见到过匈奴进犯,与秦国将士发生血战。

一次次被击退,一次次又再来。

每一次被击退后,都会留下满地的尸体,有匈奴的也有秦军的。

还记得在第一次看到厮杀的场景时,自己的感觉很不舒服,控制不住的想要呕吐。

虽然以前也看到过罪犯被杀死,但那种千万人拼命杀戮的场面却是没有领教过。

满地的鲜血,残缺的尸体,还有那痛苦的哀嚎与临死前恐惧不甘的眼神,都让其印象深刻。

目睹了这样的场景后,他好几天都没有睡一个安生觉,即便睡着了也会半夜惊醒。

这种情况直到半年后才好上一些。

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而是习惯了。

在感受了几次血腥的战场之后,他也渐渐的适应了,适应了鲜血的气味与那残酷的战斗方式。

在北疆度过了一年的时间后,他的心中便平静了下来。

甚至在两军厮杀的时候还能够很冷静的观察战场局势,分析着双方的优势与劣势。

不再会被这样的景象给惊到。

与此同时,自己的心似乎也在变得越来越硬。

虽然仍旧会为了士兵的死亡而悲伤,为了战争的残酷而感慨,但却不再像以前那样敏感。

当见过了太多的死亡之后,自身的接受能力会强大许多。

与其沉浸在哀伤与不忍之中,倒不如去思考如何降低伤亡,尽快击败对手。

这几年的时间,扶苏学到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过度的仁爱是一种累赘。

有仁爱之心是好的,但却要分清楚施行仁爱的对象、方式以时机。

在乱世之中仁慈不仅会害了自己,也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尤其是作为一国之君,更是不能一味的仁慈。

有时候冷酷一些,或许能够拯救更多的生命。

心肠太软,过于仁慈的人通常都会感情用事,而身居高位,需要的却是最理性的判断。

如何稳定国家,获得更多的利益,需要站在大方向上去考虑。

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忍,便影响到大局。这是身为君王的大忌。

父子两人在一起谈论了一个时辰,从言语与态度之中,嬴政感受到了自己的这个儿子所产生的巨大变化。

虽然依然主张施行仁政,但却是果决了许多,不再受个人情绪的影响。

展现出了与从前截然不同的一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