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2)

加入书签

沈煦点头,继续说:“我看过最近三年大家出工的表现。我建议按工分高低排名,将前十的提出来,大家不记名投票,得票最多的四个拥有工作。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法子还算公正,虽说有那么些知道自己排不进前十,与工作无缘的难免失望,却也挑不出刺来。

主意定下来,刘金水等人就着手裁小纸条,给前十的人排号。村里不识字的也不要紧,拿到小纸条,填每个人的编号就可以,不用写名。

写个数字,基本大家还是会的。

两个小时后,结果出来。

刘建设,周明友,陈二狗,还有一个是知青院的闫志文。

前三都是村里的干部子弟。刘金水的儿子,周大海的儿子,陈贵生的侄子。

沈煦半点不意外。毕竟在看到前十的人里没有自己之后,大多数人要么投与自己亲近的,要么投领导家的,也算是变相拍拍马屁。往后若有什么事需要领导帮忙的,也能套套近乎,给自己添一份功劳。

这也正是沈煦想要的结果。

刘建设的老娘刘大花,这些日子没少帮自己。陈二狗自打辣椒油那会儿就已表现出了对他的无比推崇。更别说,他不仅是陈贵生的侄子,还是沈云霞的外甥。

至于周明友,不论周大海如今对他是个什么看法,周明友总是站他这边的。

其实工分册上,前十的人里有七八个都是亲他派。可以说,不论最后四个名额花落谁家,对沈煦都有利。也是因此,他才拍板了前十投票的决定。毕竟他愿意帮助上水村村民,不代表他愿意帮助跟他不对付的人。

如今得到名额的是这几个人,沈煦更高兴了一点。也好。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算是还了份人情债。

礼尚往来,你对我好,我自然会对你好。

至于最后一个闫志文,沈煦也不奇怪。此人来上水村已经六年多,一直勤恳做事,与人为善。非但没有看不起乡下人,还很积极的融入进来,更是利用闲暇时间辅导村里孩子学习。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他的真心与付出,村里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如今,好报不是来了吗?

“我有工作了!我要当工人了!我居然也有机会捧国家的铁饭碗了!”

得到名额的人欢呼雀跃,欣喜若狂。

人群中,周爱党与张丽芬几乎要被嫉妒淹没!他们累死累活,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想通过周爱军和方佳佳捞一个工作而不能得,这些人他们凭什么轻轻松松就成了工人!

凭什么!周爱军,方佳佳!

都是这两个人害的!

周双莺低着头,余晖划过周爱军和方佳佳,眸中露出一抹阴狠。要不是为了他们,向桂莲会去卖方子?现在好了,连累他们被全村人排挤。

虽说豆豉辣椒粉养鸡的收入有限,跟往后改革开放自己下海做生意的前景压根不能比。但现在距离改革开放还有几年,投机倒把抓得严格,他们家想过上好日子,自是跟着队上的副业走最是稳妥。

可惜……

周双莺眼中寒芒闪过,手握成拳。

害了他们,自己还想全身而退搬去城里?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4-20 09:00:01~2020-04-21 09:00: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33囍(正在上班,晚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橙黄橘绿、随身空间有点爱、爱吃面面的小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051章

转眼至了一月底, 小沈辰满月了。

沈煦前一天出车, 这天休息, 一大早便从县城赶回来。此时,他们家门前已经热热闹闹挤满了人, 刘大花领着几个妇女忙里忙外张罗着宴席。见沈煦回来, 直接把他往屋里推, “三子陪孩子去,这儿用不上你。有我们呢!”

屋里摆满了贺礼,尽是连下脚的地儿都没有。

沈煦看得好笑, 从田松玉手里把孩子抱过来,“我还怕回来晚了, 忙不过来呢。谁知她们竟是全弄好了。”

田松玉也笑,“大花婶一大早就过来了,云霞婶和明苏姐在厨房。”

又指了指满屋的贺礼, “咱们村的人情往来,大多送 一小袋家里头的吃食,要不就凑个三毛五毛的。你瞧瞧这些,比以往的礼重了一倍不止。就是最困难的姚寡妇,也给了一块钱。我本来是不收的, 他们丢下就走, 死活不肯再拿回去。”

沈煦明白,这也是对他多次帮助村里的谢礼,因此,他神色淡然, 点了点头,“收着吧!”

别人家办满月宴,累死累活。沈煦家办满月宴,从开始到结束,只需负责吃吃喝喝,抱着孩子转一圈就行。有刘大花和沈云霞两个人带头,样样安排得井然有序,便是饭后的碗筷也洗得干干净净。简直不能更省心!

等客人走得差不多后,沈煦把十块钱交给刘大花。

“婶,这是之前说好,请你帮忙照顾松玉坐月子的酬劳。”

刘大花不肯收,“这我可不能要!之前是之前,现在是现在。不说你给我们换来跟食品厂的合作,我每天在家做做豆豉辣椒粉养养鸡就能赚钱。就是我们家建设的工作,也是你给的。不过是伺候你媳妇坐月子,帮把手的事。我哪能要你的钱!”

她把这一张大团结推回去,“三子,这钱婶不收。婶要是收了。回头你叔和建设哥准能骂死我!”

沈煦也不勉强,“行!那就谢谢婶子了!”

刘大花笑嘻嘻,“不谢不谢。往后有需要帮忙的,还找婶!”

“知道了!”

路上。

下了宴席往回走的客人们三三两两成群,一边走一边闲聊。

“今儿个宴席上没瞧见那头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