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量海外之物力,结皇爷之欢心(2 / 2)

加入书签

“商人河下最奢华,窗子都糊细广纱。

急限饷银三十万,西商犹自少离家。”

这是流传甚广的《扬州竹枝词》中的一首,可能是嘉靖年间就有的,也可能是近些年才冒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有这词,谁也说不准。词中所说的西商,便是指的来自西北山西和陕西的商人。

扬州货号大东赵盛杰如今对魏公公很是巴结,没办法,谁让他的后台李三才倒了呢。新任漕运总督王纪可不买他赵东家的账,使得赵家的生意一落千丈。

这年头,做生意不和当官的勾结,那万万是发不了大财的。

因而,早叫魏公公调教过的赵东家,自然而然就把热脸贴在了公公的热屁股上。

他干的是真卖力。

据他讲,西商大多住在扬州最繁盛的下关一带,因为此处靠近运河及盐运司、钞关(税关)。

自古以来,能被称为盐商者,大多是雄霸一方的土豪。

史上也不乏贩盐的贩子起事造反的,如张士诚。

下关有条东关老街,那里有座山陕会馆,是西商们在扬州城的主要活动地点。放后世讲,就是一处专门会所,非请勿入那种。

起初,公公听说扬州的盐商大股力量竟然是来自西北的商人,还是颇为诧异的。但听赵盛杰说了几句,就知道为何西北商人能在两淮重镇扬州当起土豪来了。

原因便是早年间的“开中法”。

“开中法”说白了就是商人将粮食运到边关,换取盐引,如此政策最为得利的肯定是西北商人们。

而扬州之地,不仅是两淮重镇,南都门户,更是盐业重镇。所以,在“开中法”的影响下,留在西北边塞种粮食已失去经济上的意义,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一起,纷纷来到运河沿岸的两淮食盐转运枢纽扬州,成为专业盐商。

卖盐者,有巨利。

时日一久,西商基本垄断了扬州盐业,成为一霸。

不过,到了弘治年间,输粮换引的“开中法”,被朝廷改成了以银换引的“折色法”。

主持改法的那位户部尚书是淮安人,离扬州颇近。

“折色法”的出炉,使得商人不必再千里迢迢送粮食到边关,而是直接拿出白银购买盐引,即能获得贩卖食盐的许可。

此举,显然打破了陕西及山西等“边商”固有的优势,给了地理上更接近两淮的商人可趁之机。

于是,扬州城内出现了另一股新兴盐商势力,即以徽商为主的“内商”。但西商毕竟占领扬州日久,势力根基之厚也不是徽商短期内能够取代的。

西商这边也不是省油的灯,自然不想徽商们瓜分他们的利润。

但人徽商既占地利、又得人和,且有“左儒右贾”的传统,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动辄喜欢发起诉讼,与山陕商人屡屡发生商业冲突,前者往往能得到官方有利的判决,在争斗中占据上风。

这就使得西商拿徽商无可奈何,但徽商同时也撵不走西商。

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弘光元年,扬州城破。

眼下,扬州名声显赫的西商有三原梁氏,泾阳张、郭,西安申家,潼关张氏。

负责向这些西商大富豪借钱的是郑铎。

负责向徽商大富豪借钱的是曹文耀。

这是魏公公精心安排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